首先講一下這次日本行的緣起,主要是我太想好好逛一次宇治了,忍不住所以在同個暑假去日本兩次。
得知剛好謝一有打算八月下旬玩日本兩週,從東京一路搭東海道本線到大阪(只差到神戶就搭完整條線),然後再搭東海道新幹線のぞみ一路超車其他新幹線。雖然規劃出現了一些坎坷,不過後來因為樂桃的紅眼班機特價 2,780 台幣,所以心動不如馬上行動了。由於只有和他一起,就不特地化名了,而且反正本來就是化名。
另外六月日本行會在每天最前面描述行程安排理由、異動原因,不過因為這次都照著計畫完美執行所以應該是不需要。
本遊記使用的動畫截圖僅為非商業聖地巡禮分享之用,版權歸原製作公司所有。文中照片由本人拍攝、文字由本人撰寫,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重製、改作或用於商業用途。
Day 1 8/25 名古屋、岐阜縣
第一次一個人搭飛機、第一次紅眼班機
這次提早滿久到機場的,從機捷出口搭電梯上去比手扶梯快多了。因為有帶一小包水果所以我就在上去大廳馬上看到的椅子那邊坐著吃,抵達的人很多都會經過這裡,所以看到滿多機組人員,旁邊坐的人有人行李非常多。
吃完水果離登機還有一段時間,剛好櫃檯在大廳的另一端,所以我就去那邊等。前一個飛香港的航班延遲很久,櫃檯的人大排長龍,我就先找附近的位子坐了。旁邊有一團去韓國的親友團,非常大一群,他們在那裡拍了一些合照。
由於真的還有很久,我甚至有時間拿筆電出來再看一集 CITY THE ANIMATION,把筆電放在行李箱上需要點技巧,因為不太平。動畫還是一如既往的電波。
人潮散去後我才去櫃檯,不過好像是多個航空公司共用的吧,也許可以早點去。
在候機室目測應該很多都是日本人,而且不知道為什麼超級多小孩,有的抱在懷裡不會走路,有的會自己走路。
樂桃的座位在坐正時膝蓋前大概就一個拳頭的長度,我覺得還行。在機上根本睡不著,不管用什麼姿勢都是,也許是因為對接下來的旅程感到過於興奮?因為只要夠累應該無論如何都能睡著的。總之後來我乾脆直接不戴耳塞改戴耳機,播一些貝多芬交響曲的慢速樂章想辦法讓自己放鬆,總之就是閉眼睛休息。
下飛機雖然走了一小段路,但中部機場也許是比較小(結構簡單),而且當時只有我們這個航班,所以整個流程都超快。飛機停好後 20 幾分鐘後就完成所有手續了。這也導致我比預計的時間早到很多,原本是與謝一約 8 點在名古屋車站的,不過他還在睡也沒辦法知道我提早到。
名鐵
從機場去搭車還是有點頭腦暈暈的,不過總覺得可以努力克服,結果證明是沒什麼問題的。
我一直在觀察窗外的景色,我發現車站的廣告清一色都是醫院、診所的,京吹也是在六地藏站那個弓削眼科的廣告一直放在那邊應該有十年了吧。有點好奇這個的原因,是因為台灣禁止醫療院所宣傳所以才沒有這樣嗎?感覺有點可能是這樣。
來之前在網路上就有看到說當地人有在外吃早餐的習慣,日本其他地區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家吃的,也許是因為產業偏工業、雙親都要工作吧。
我在名鐵上查了一下要吃哪一間,網路上推薦的店好像有點小貴,所以有點想去客美多,不過後來看不太懂客美多的點餐、算錢方式,所以心一橫去吃了kako柳橋店。後來才發現客美多是傳統的方式,點一杯飲料就附贈吐司套餐,而我在網路上都一直只看到吐司那頁,一直搞不懂價格到底多少。
名古屋車站放行李
下名鐵後,由於下午打算搭JR東海道本線去岐阜,所以就往JR改札口走邊找置物櫃,廣小路口進去的置物櫃真的很多,不過看到價格都很貴,中/大的要800/1000,六月時觀察其他地方(例如豐橋、東京地鐵站)往往能找到差不多500/700的。我抱著走一走也許會找到更便宜的心態,走到了車站正中央的那條路,那邊置物櫃當然就少很多,所以隨便找一個趕快放了。在旁邊整理行李(把耳機放進行李箱時)還聽到有一對老夫妻在讚嘆置物櫃能用 IC 卡真是先進。
名古屋特色早餐
走往 kako 柳橋店就是 Google 推薦的路線,經過中央市場感覺是滿 local 的,因為名古屋沒什麼觀光客嗎?
現場貼告示寫著在外面排隊之後會帶位,不過既然沒有人在排隊我想應該先進去看看有沒有位子,幸好有。我斜對面坐著一位老爺爺,正在看報紙,餐點吃得差不多了。
看菜單的價格,飲料與吐司都比網路上的都貴了 50 元,所以紅茶 650 元、D 套餐 バター&金時あん 300 元,吃個吐司加紅茶花了 950 元或 195 台幣,實在好貴啊…
紅茶先端了上來,桌上旁邊有白色、黃色的方糖可以加,突然感覺有點高級感,好像沒那麼盤。畢竟台灣早餐店都是用立頓之類的茶包泡的,口感很澀又加一堆糖,這邊的感覺好喝許多,有香氣又不怎麼苦澀,我只加了兩顆糖。另外還有附贈一杯綜合蔬果汁,與波蜜的一樣是橘色,不過有更多纖維,且有一種特殊味道,現在(8/31)有點忘了。バター&金時あん吐司的紅豆很甜,有大有小,吃起來還不錯。但我還是覺得這餐沒有很對得起它的價格,也許是因為我沒有續紅茶,應該是可以續加的。


雖然飛機手續比想像中快,不過早餐多花了一點時間(本來想在機場便利商店買兩個御飯糰車上吃),所以其實與規劃差不多。
名古屋城
吃完就與謝一會合,我們約在名古屋城,想說來日本好像還是得稍微看一下當地的城。
進地鐵站時剛好是早高峰,幸好那站是出來的人很多。日本人真的很守規矩,走道寬度只容納得下兩個人,但他們全都排成一列,空出左邊給下去的人走,明明就只有我一個觀光客在走左邊。排隊隊伍非常長,到地下層大概還排了三五十公尺左右。
我原本就預計買地鐵、公車一日券,查過只要 870 元,在櫃台買會有些圖案比較好看,不過我搭的地鐵站好像站務員不在我就在自動販賣機買了,也在此時發現我的錢包有 53 台幣,真的很困擾,早知道出發前就檢查一下,後來這 53 元就一直放在背包裡,因為忘記放進行李箱。
在出地鐵站時覺得地鐵站佈置得滿漂亮的,另外也發現日本真的對盲人很友善,有點字的廁所介紹牌,導盲磚也有導到它前面,還有喇叭在人經過時自動播放「這裡有廁所介紹圖」之類的。更令我意外的是那邊廁所竟然有隔板,明明六月時完全沒看到隔板。


在出口等了一段時間終於等到謝一,不知道為什麼他從別的出口走過來而已卻花了好久,名古屋早上剛下了一陣小雨,地面濕濕的加上太陽照射使得非常蒸し暑い,感覺度秒如年啊。我從一開始就只打算在名城公園遠望名古屋城,畢竟內部感覺都差不多,就展示一些文物,另外我還想看一下網路上說到的名城公園的風車(有點莫名其妙)。跟著謝一亂走一陣子後走過廣場走到南邊公園,終於看到名古屋城,在那裡我向謝一說我只想逛公園,他就去逛城堡與我分別了,我們約中午一起吃鰻魚飯。公園中心正在施工,一大圈都不能走,而且風車也拆除了,甚至從風車附近西邊的遊樂器材走到地鐵出口也得繞一大圈,真的很衰。

國際會議場
雖然是早高峰,但我感覺也還好,從來沒搭過真的很擠的地鐵,謝一則是稍微抱怨了一下名古屋城沒開以及地鐵很擠。
從日比野站與西高藏站下車走過去都差不多遠,我想既然京吹中的斎藤葵就是走這邊的 1 號出口,就搭到日比野站了。出了出口努力找到與截圖一模一樣的角度後,發現真的與動畫一模一樣,唯一差別大概只有樹吧。這是我這次日本行拍的第一張聖地巡禮照片,值得紀念。
從出口經過熱田神宮一路到三洋堂書店的走路路徑如 Google 地圖連結,當時天氣真的很熱,而且又稍微下了一點雨,實在很煩人。
國際會議場本體就如 Google 街景所示,正在施工,甚至有點更慘因為幾乎整個建築都被鷹架包起來了。

另外我原本根據東邊河對岸的街景,以為アコウの木是在圍籬外,但其實中間圓環部分恰好被圍籬切開,所以是在圍籬裡面。幸好圍籬不高稍微把手舉高就能拍到照片。

熱田神宮
走過熱田紀念橋再走一陣子就到了熱田神宮,不過我在過馬路時走下面的地鐵站,剛好順便上了一下大號,免治馬桶真的很好用。走到入口的途中,看到有「愛車のお祓い」的牌子,汽車、自行車都可以,甚至走過去會先經過車輛專用的入口,日本真的很車本。後來在京都的北野天滿宮好像也有看到為車驅邪的小神社,但似乎沒地方開進去,也許是帶著鑰匙進去吧XD。
熱田神宮的外觀真的很像東京的明治神宮,都有木製的超大鳥居,而且路也是非常寬的碎石子路。路側有一些說明的牌子,在說熱田神宮的歷史有多悠久,有哪些戰國名將來過之類的。
謝一這趟很喜歡到處收集吉祥物,所以他託我買了一個白鳥守,看起來還不錯。

三洋堂書店 新開橋店(京阿尼原畫展)
走過去書店還得要走地下道穿越名鐵與 JR 的鐵道,在炙熱的天氣下真的很累人。
會來三洋堂書店當然是因為京阿尼的原畫展,查過二三樓都有在展示,並且二樓有京アニショップ!お取扱い店舗。進去才發現是在原畫都是放在賣場的入口,總共有6+1與8面的板子,每一面貼了二到三張原畫或是攝影效果的展示。
其實我也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畢竟沒有在畫畫。反正就每張圖都盯著看一陣子,因為這種機會真的很難得。
在那邊我看一陣子後有另一個人來,我們全程沒有交談過。後來我去逛二樓的商店後他過一陣子也找到那些架子。


京阿尼原畫展二樓






















京阿尼原畫展三樓

















二樓賣場
在看完原畫並為每一張拍照後,我逛了一下二樓,有很大片的區域是在賣 DVD,我找到一櫃全是京阿尼 DVD 的,老作品非常齊全,甚至 MUNTO、驚爆危機的兩部等等都有。
京阿尼商品的架子是整整一個貨架正反面2+4共六個區塊都是,加上側面掛了很多壓克力牌、胸章,規模非常龐大而且商品放得非常密集,商品應該是比宇治的平和書店還要多種類。我其實一直有打算買 3,300 元的京吹御朱印帳,如果在去京都前找到我就可以拿來用了,不過很可惜在這裡與京都的 JEUGIA 都沒找到。
每一件(真的是每一件)都有防盜用的東西放在包裝內,所以結帳時阿姨店員還得花一點時間拆開再貼上膠帶。
以下是貨架的照片:







原本我在 Twitter 看到別人拍的貨架照片拍到バジャ的布偶就有點被燒到,因為一隻 1,320 元,有點貴只想買バジャ。但在現場天人交戰了一下後,還是決定把ガーちゃん也買下,讓兩隻作伴,感覺這是滿正確的決定。

(以後還會出現多張合照)
走去地鐵站的路上還是得走那個地下道,以及曬很久的太陽,非常煩人。
大須
謝一去金城ふ頭看磁浮列車館,所以趕回來花了一點時間,所以我就在地鐵月台等他,雖然才下午一點但感覺好像已經是傍晚的那種疲累程度。
鰻魚飯
我出發前就有查了一下名古屋的鰻魚飯三吃店,其中我覺得我吃得起評價也不錯的有「昼だけうなぎ屋」與「うなぎのうな泰」,後者類似牛丼店那種型態,自助點餐、取餐、回收餐盤,因此價格非常便宜,不過查一下 Google 地圖評價有人說燒焦什麼的。這兩家店剛好都在榮與大須附近有店。
在大須整體的路線。我後來決定是去昼だけうなぎ屋 大須店,順便看一下大須觀音、大須商店街,金牌得主的聖地溜冰場也就在附近(從地鐵站走過去就路過了),然後去榮附近看市景。

後來我們兩個都點了特上的ひつまぶし,用了一尾鰻魚。吃起來就是魚加上蒲燒之類的調味,不過有點硬硬的口感不太順口。三吃裡面我最喜歡加芥末的吃法,比較有味道、刺激一點。
金牌得主的溜冰場
就在過去餐廳的轉角。




大須觀音

大須觀音就一間廟,上去後會看到像大阪法善寺那樣的點香方式:先點蠟燭再用蠟燭的火點香。賣御守、小掛飾的地方是在中間拜拜的旁邊,玻璃做的抽屜,上面還放著一個服務鈴,裡面放的展示品都很舊,被香薰得很黑。
謝一打算買一個紀念品,但他沒看到櫃台以為在別棟,所以我們走下去又走上來,我才知道他打算買東西。我一直推薦他買一個七福神的吊飾,結果他以為是我要買,所以就直接買了他要買的和七福神,明明神職人員阿伯就坐在那邊,但他還是按了服務鈴。後來七福神他就當作送給我了,我再送給我媽。
離開時看到滿地鴿子,管理室有在賣飼料,感覺真的滿糟糕的,沒想到日本沒有禁止餵鴿子,我才在跟謝一說「鴿子就是會飛的老鼠,可能帶有很多病菌」。
謝一跑去學鴿子叫但學得很不像,叫的是長音,讓周圍的人都覺得很好笑,旁邊有個小孩在謝一蹲下來叫的時候觀察著他。

旁邊就是商店街,我們兩個都不是會逛街的類型,所以就很快的通過。我有進去一間藥妝店找我媽託我買的東西,找了一下沒找到後直接拿圖片問店員「すみません、これはありますか」,他想了一下回答我沒有,我回應「そうですか」。
榮
走了一陣子後我們搭地鐵到榮。我想看的是中日ビル七樓的免費觀景台,榮的車站就有直接連接到中日ビル地下一樓的路,非常貼心。我們搭手扶梯上去時看到一層樓是賣各地的土產,感覺還滿不錯的。我有點疑惑為何地下一路搭上去得要在一樓走一段路才會找到往上的手扶梯,謝一點醒我說一樓比較重要所以會有往上往下的在一起,感覺很合理。
觀景台是一個平台,有圓形的草坪,邊緣往下的階梯後最外面有玻璃牆,這樣的設計實在很厲害,在沒看到階梯時會感覺彷彿走到平台邊就會掉下去一樣,有無邊際的感覺。可以看到中部電力 Mirai Tower與街景。

日本的街道真的很漂亮,沒有違停,路口用槽化線引導,雖然有點斑駁但還是比台灣的標線好一百倍,大家都很守規則。

名古屋車站
其實放行李時就有路過金時針與銀時針,但沒有特地拍照。我們先去了謝一放行李的地方,他說他也不知道放在哪,不過到現場還是知道的,是在偏北邊一點的地方,到了那邊覺得我有點迷路,搞不清楚該如何走到中央通道。還好謝一認得路。
走到中央通道中間地方拿行李時,看到有另一個人要放,於是我就不發一語快速在他按下螢幕看完教學後取了行李,他後來好像就放我那格。

在月台等車時我買了一罐 C.C Lemon,然後還從五六月台下樓上樓去三四月台拍照再跑回去,很難想像這是搭完紅眼班機沒睡好還在名古屋大太陽下走了好久的人幹得出來的事。可惜月台數字沒看仔細,只有對到差不多的角度而已。
謝一很喜歡站在列車的最前面看風景,所以我也一起站著看。JR 的駕駛員真的很愛指差確認指向前方,如果駕駛室有多個人就會一起指,不知道是在確認什麼,也許是橋、平交道什麼的,也有可能只是每隔一段時間用來提神醒腦用的。
岐阜
在岐阜車站我主要是想看聲之形的一些場景,比如將也過馬路時看到直花在貓咖打工發傳單的路口,以及與佐原重逢時聊天的椅子。後來在網路上偶然看到 Gifu City Tower 43 的 43 樓觀景台免費開放,所以也打算去看看。另外,我也在 JR 推し旅有在岐阜的一些地方發放小市民的聖地巡禮地圖,事前某高一同學就有說他要一份,上次在豐橋看到限制一人一天一張,所以我想這邊應該也是一樣,剛好與謝一一起拿就有兩份了。我一開始就打算拿著行李箱到處跑,因為當時只打算停留一兩個班次的時間,也就是 15~30 分鐘。而謝一因為他行李箱與背包都非常重,所以就算只停留一小時左右還是找了個コインロッカー了。
岐阜車站
一出改札口就會看到這個小市民立牌,再往前走是觀光案內所,地圖就在這裡拿的。

往北邊走就能看到這個畫面,當初有點太在意對齊屋頂的形狀,結果站位差得有點多。
其實先看到的應該是織田信長。


這時我才發現實在不應該印出角度太小的圖,否則得要手伸得非常長才能拍到一樣的畫面,或是用個架子。
Gifu City Tower 43

上面的風景很好,而且電梯是直達 43 樓,非常方便。
聲之形的銀行轉角

圖片太廣角也很難拍照,選截圖真的沒那麼簡單。
大垣聲之形聖地巡禮
在岐阜站等車時,我看到一列車呼嘯而過,不由得感嘆這進站速度真是快,沒想到是貨車。謝一趁機科普說有貨車走的鐵軌品質都特別好,還有山手線性能很好、JR 的成田特快其實是成田特慢等等,鐵道迷真厲害。
還是得先講 check in 的事。因為我很愛比價,三不五時就上網重新查價格,如果變便宜就訂了再把原本的退掉。於是悲劇就發生了,我發現含早餐的竟然一人才 700 台幣,二話不說立刻訂了,結果不小心訂成一人入住。在櫃台被告知時我也很驚訝,打開 Agoda 更驚訝。還好後來只收了 2,000 元就多加一個人。話說回來,那個房間是兩個單人床的房型,一人的選項也太沒用了吧…
於是變成我要自己花 2,000 元吃一頓早餐,在和謝一協商後,我殺價到 1,500 元,還算可以。
放好東西我馬上就出發了,畢竟要趕在太陽下山前巡禮完。不過這間只有一支傳統的鑰匙,謝一應該會比我晚回去所以鑰匙就給我了。
謝一他在大垣也沒有什麼想逛的地方,畢竟真的很偏鄉,而且養老鐵道去的養老命運逆轉之地等地方也早就關門了。最後他是搭養老鐵道往北(這名字真的很搞笑),也不太確定他逛了什麼。他說養老鐵道不能刷卡只能用現金買票,好像還很晃的樣子。
我印出的那一大疊截圖其實都有按照順序排好,在大垣當然是先去新大橋、大垣公園,再去美登鯉橋。其實我原本還有點想借飯店的腳踏車去北邊的 TomTom(將也家原型),或是西邊的青柳橋(開頭時將也小時候玩耍的地方),不過在岐阜待得太久又有下雨而且我也有點累,於是只好作罷。
新大橋
雖然都沒在這兩張內,但新大橋實際上雕像與牌子都在更右側一點,不得不承認動畫有些失誤。

大垣公園
夕陽下大垣城滿好看的,不過其實天守目前大概是水泥重建的,讓我感覺到彥根城真的很厲害,竟然沒被炸毀。
我幫各位試過了,非常難鑽進去,將也真的滿厲害的。而且其實裡面的通道沒有那麼直,沒辦法從一邊看到另一邊,不過動畫這樣畫也算能理解。


美登鯉橋周邊
因為太陽就快下山了,所以我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趕過去,還好還算沒完全天黑。
從東邊進去會經過秋葉神社的旁邊,十分特別。


河裡是真的有水草和魚。
晚餐:Aqua Walk 的麥當勞
我巡禮完問謝一要不要一起吃,於是我們決定去 Aqua Walk 再說。雖然是個購物中心但只有兩層樓,真的夠鄉下。
走過去的路上看到竟然還有的書店花了大片櫥窗的面積在廣告聲之形。

從車站穿越去北邊時拍了張照,到達時就發現那個漂亮的圓形窗花已經沒有了,但沒來得及拍照。
謝一在機廳打中二節奏等我。我想直接吃すき家解決,不過謝一說這和台灣的一樣,麥當勞有大蒜雞塊比較特別。於是我們沒看地圖找麥當勞找了很久很久,逛到腿快斷了,結果發現 Google 地圖就有內部地圖,清楚標出在哪個地方。在小路而且店面又不大實在是太不起眼了。
我原本想用 QR Code 點餐,不過坐到座位上才發現得要用 App,而台灣手機又裝不了,於是只好用破日文點餐。我點了大麥克、中薯、可樂,還好都很順利,只不過雞塊的醬店員只給我們選三個正常的醬而沒有大蒜醬,有點可惜。我發現謝一到處都是用 IC 卡付款,這樣好像確實很方便,他都每次儲一萬進去,我花錢沒這麼兇感覺還是用現金就好。
我們吃完後謝一去買了他隔天的早餐,他買了透明偏藍色的奇怪蕨餅,還有一小瓶牛奶,如果是我的話應該會選麵包吧。謝一留下來繼續打音遊,而我就幫他帶回去冰。
回飯店
這天實在太累了,於是我打算趁謝一打音遊時先淋浴然後泡個澡,把我多花的錢用得淋漓盡致。泡完我發現躺著把水漏掉會感覺身體逐漸變重,彷彿完全起不來的錯覺,滿神奇的。
飯店雖然很老舊,不過用起來還是很舒服,只是插座少了點,找來找去只看到桌子側邊高處的兩個,還好我們也只需要兩個。
Day 2 8/26 豐鄉、京都
早上我首先去岐阜又拿了一張小市民的巡禮地圖,因為還有一個朋友想要。也因此我得要早點起床快速吃完飯趕某班特定的車去。
早餐

定價是 2,000 日圓,應該算中價位,也確實不錯,有很多種類。我吃了以下的東西:

基本上每一種都夾一點點,豆腐上的是薑,底下的黑色東西有點硬,火腿很厚有口感還不錯。豆腐碗右上的是飛驒牛的漢堡排,感覺吃起來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右下炸物是味噌炸豬排,完全沒有味噌的感覺。

夾東西時就有個阿姨過來告訴我如果要飯糰的話告訴他就可以了。我後來才知道有兩個口味,經過推薦後蛋黃與牛肉口味各一個。吃起來就是飯糰。

其實原本只打算吃一個飯糰,所以還裝了一碗咖哩飯,咖哩醬的鍋子邊緣有點燒焦,看來跟我一樣吃咖哩飯的人很少,雖然其實平日本來人就很少。

左邊的很正常,抹茶口味的看得出來他很努力加抹茶,吃起來口感軟塌塌的。
這頓早餐份量有點大,吃得滿飽的。
去岐阜再拿一份小市民地圖


順便拍了一些朝聖照片,兩個月台的手扶梯是對稱的,所以這次到往名古屋方向的月台終於拍到一樣的畫面。
彥根
去豐鄉得要先搭到大垣、轉車往米原、然後再到彥根轉近江鐵道。剛好大垣往米原的車我與謝一搭同一班,他這天的規劃是先直接去京都逛逛。我們一起在車頭看了一下風景,但是往彥根的車很多節,得要走一段距離才能到車頭,他好像是有走過去但我就懶得走了。
JR 的規劃其實很好,這種同方向換車往往就在月台對面,而且隔兩三分鐘就發車了,就算要長距離移動也不會覺得很麻煩。
由於近江鐵道還得等個二十分鐘左右,所以我下去北邊逛了一下案內所。二樓月台似乎沒有中等大小的コインロッカー,而一樓有五百元的中等大小,比名古屋的划算多了。
在前面有初代藩主的雕像,上次六月時我沒有仔細看,先看彥根喵的造型再看到藩主實在覺得有點滑稽又好笑。

之後去逛了一下案內所,其實 770 元的小隻彥根喵布偶在這裡也有賣,不一定要跑去彥根城。我後來買了一個仿彥根城御朱印的貼紙,目前不太知道該怎麼用,貼在筆電或門上感覺怪怪的,貼在御朱印帳上感覺有點浪費空間,也許貼在背面好了。
豐鄉
近江鐵道上我本來想站在前面看風景,不過後來上了一輛腳踏車後我只好坐著了。除了我以外還有兩團中國人搭同一班車去豐鄉,他們都不太知道在無人車站得要到前面車廂的前門下車,於是在我不疾不徐的下車時,他們才匆忙的趕過來。
這次去的日期終於遇到とよせ開門,於是稍微進去逛了一下,也因為有點飽所以什麼都沒買,飲料也沒買。兩團中國人也在我之後進去。

這次我是走豐鄉病院前這條路,路上經過一間店叫豐辰,主要是做團膳的,牆上有貼一些生日會的海報,滿不錯的。有一團中國人走錯去了目前使用中的豐鄉小學校XD
可惜就算從這邊走,也沒辦法看到豐鄉小學校舊校舍的背面,因為都被幼稚園和小學正門擋住,只能勉強看到一點。




以下就放一堆對比圖:





如果你那天有在豐鄉小學校,你或許會看到蹲在地上拿一張照片拍照的人,蹲著拍照真的很累。


這次我去案內所買了個ガイドブック,只要捐款 300 元就能得到,裡面有很多精美的圖片,還有很多細節的說明(冷知識),強烈建議購買。






ガイドブック寫說扶手是工匠現場製作的,聽說滿特別的但我看不太出個所以然。
其實這是後來又進來補拍的,btw 講堂內沒開冷氣的話非常熱。

本來想說可以來這邊的洗手台裝一下水喝,沒想到根本就沒水。幸好豐鄉站旁的廁所前有飲水台,可以喝到爽。


這個畫面真的很好笑

其實上面這張應該要從更遠的地方拍以免產生廣角的扭曲,不過當時沒注意這麼多,果然攝影還是有很多學問的。






其實還有其他人,在這裡有冷氣所以我可以很有耐心的等他們走出鏡頭XD
在一樓上完廁所後,發現往外面的門沒有關,走去順手關門的時候稍微往外看了一下,突然發現外面有個棚架。作品中棚架是設定在主建築的左側前方,在第二季第 9 集出現過,唯在那裡讀書被梓看到。但現實中那裡並沒有棚架,我完全沒想到能朝聖到這個景,突然就這樣不小心發現還滿幸運的,雖然那邊沒有椅子就是了。由於旁邊就是現在的小學,而且我穿著公用的拖鞋,所以就沒有走出去了。
離開時要拍玄關剛好有人要進來,所以我站在那等了一段時間。
以上這些拍完後就打算去玉屋吃個午餐後去京都,不過在狠毒的太陽下走到玉屋後才發現已經打烊了,明明營業時間是寫到 14 點,而當時才 13:25…

所以後來去とよせ買了兩個麵包在車站吃,打算就坐到 14:28 搭車走。

吃完後還有半小時多,所以想不開再走去豐鄉小學一趟,補一些漏拍的鏡頭。
我很喜歡這句歌詞:「離れてても 同じ空見上げて」(就算分離 也要看著同一片天空)。
一些豐鄉小學正面的照片,去馬路對面拍也不錯。




在那邊把大垣的飯店的水喝完丟掉,榨乾最後一滴的價值XD
回程還參拜了一下八幡神社,直接投了 50 元。
回到彥根車站後,拿行李後看到這一整排心靈雞湯,好像是因為彥根要辦某種身心障礙者的運動賽事吧,手扶梯旁、樓梯上還有「わたSHIGA輝く国スポ.障スポ」,真是有夠冷的。

其他的還有:「努力永不失敗(裏切る),但粗心必敗。」、「已經到極限了嗎?這不過是經過點(通過点)吧?」、「要做還是不要做,答案永遠都在自己心中。」、「為了獲勝,持續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相信夥伴吧。這是最強的力量。」、「有獲勝的理由的話,就站起來吧!」、「下定決心的人才是最強的,知道嗎?」
在月台站著等車時,雖然有陰影,但下午三點還是非常熱,手臂上結了好多汗珠。這時突然聽到我要搭的新快速取消了,只能搭晚一班的快速,導致京都的到達時間又延後了。
列車好像真的出了很多問題,甚至螢幕上出現了下一站新大阪的資訊,害我以為我搭到什麼不停京都的奇怪新幹線XD

不過車上廣播一直道歉,看在這個份上就原諒 JR 好了。
京都車站
我一開始打算先 check in 再去伏見稻荷,但謝一想早點去買一些白狐守之類的東西,所以一度打算在京都放行李、稍微拍照一下京吹的聖地巡禮後就直奔伏見稻荷。不過後來看看時間好像真的太晚或是他真的不知道該去哪了,他就先去了一趟,我也沒必要這樣趕,所以照原計畫先 check in。
謝一他上次來京都時就有不小心在這次住的 Hotel SUI 放行李的經驗(當時是住隔壁巷子的十字櫻花旅館),櫃台沒有問什麼就給他放了。也許是因為這樣,櫃台這次在他放行李時問了很多資訊,比如訂房的人是誰、要求看護照等等。其實就是走錯巷子走到 Hotel SUI 的側門,那邊也沒寫名字,勉強算情有可原。

在車內看風景時看到一個神奇的太陽能板,似乎是能像向日葵那樣追著太陽,很酷。
我在車上把台大帽放在窗台上,結果下車時太匆忙只記得把行李箱拿下來就忘了帽子,真是粗心必敗呀。我記得我是有打算放進背包,畢竟京都車站站體應該是不用帽子遮陽,但就是忘了,在搭京都站西側的手扶梯往上被陽光照到有點刺眼時才發現不見的。
其實這張有印出來,不過風實在太大這又太廣角,很難拍。
在那邊看到這個很吵的裝置,一直在吵著要我為他拍照,我就盛情難卻拍了一張。

巡禮完就搭公車前往在五條的飯店,如果是謝一的話他可能會搭JR奈良線到東福寺轉京阪電車到五條,這樣就不用過橋。不過窮人有窮人的玩法,寧願走遠一點也要省 90 元。更窮的則是選擇走路(六月的我,走了真的會很後悔)。
Check in
我在大垣確認多次有訂到兩人房且兩人入住,所以在等到謝一後就順利 check in 了。櫃台人員在拿謝一行李時順便拿給我我在日亞上買的烏龍派出所音樂集,包裹是紙箱顏色的,有點太不顯眼我一開始根本沒看到,有點好笑。給兩張房卡,真的很棒。
上樓只需要刷卡住的樓層就會自動亮起,而二樓由於有自動販賣機,雖然不用房卡就能按但刷卡也不會自動亮起。五樓出電梯有點熱,看來就是在 cost down。我用房卡刷了房門後沒反應,原來是我走錯間,房卡上也沒寫房號。但走到正確那間還是打不開,原來是得要在刷卡期間才能開門,謝一果然是旅遊經驗豐富,馬上就看出來了。
接下來我的行程是去伏見稻荷大社,謝一雖然剛去過但想想也沒事做還是跟我一起走了。
伏見稻荷大社
住五條站旁當然是要搭京阪電車去,常常與京阿尼合辦活動的公司當然是要用日幣狠狠的支持。
從京阪電車走過去會是從側邊進去,所以得要繞一下才能看到正面,害我當時疑惑了一下這張的位置。
走一陣子會看到輕重石,想一下願望後若舉起來比想像中輕則會實現,實際上真的很重,得要出很大力才舉得起來,不知道會有誰想像得比實際的還重。京阿尼真的很還原,連石頭都照著畫。
在輕重石拍照時謝一就先繼續走了,我想既然脫隊了那就找找看帽子,查一下 JR 西日本的失物招領方式,是在首頁用 chatbot 轉接真人尋找,我邊走邊打字,不過由於放一陣子 session 就被清掉,所以後來都沒等到工作人員回應就斷了,所以就乾脆放棄了那頂帽子。
期間我常常走一段很快然後再休息一陣子打字,當然沒有比較輕鬆,汗還流到眼鏡上都是。

謝一說人數隨高度上升呈指數下降,不過其實四ツ辻也是很多人,可能只是因為在休息吧。
走了好一陣子終於到四ツ辻,我問謝一說是否都不打算等我了,他回他走到旁邊岔路就算是在等我了。看 Google 地圖位置分享發現他是走到荒神峰見晴台,剛好那邊我也打算走,因為《二十世紀電器目錄》名場面的理論位置就在那裡,也就是四ツ辻經過一堆「お塚」(小鳥居、小神社)密集的地方會到達一片風景很好的地方,雖然那邊沒有稲子參拜的お塚,不過風景確實不錯。

經過討論後,我們打算下山去河原町逛街,我的原因是想去 JEUGIA 看看有沒有京吹的御朱印帳,真的很可惜那裡也沒有。謝一則是想去打一下機廳。
我們聊到謝一買了一瓶 240 元的綠茶,果然像彥根城天守旁的販賣機一樣,只能靠人力搬運還得爬山的地方飲料就是會超貴,在路上我就也買了一瓶便宜的綠茶來喝。
不得不稱讚一下京阪電車,月台、站內的佈景都很漂亮,甚至 ATM 的塗裝也是狐狸,很扯。


河原町三條
經過三條大橋看了一下風景,但沒有去納涼。

10GIÄ
終於可以逛 10GIÄ 了,很感動。
裡面雖然沒有賣京吹的御朱印帳,不過有賣一些 CD、L 夾、壓克力立牌等常規京阿尼商店商品,甚至還有賣けいおん兩季與電影版的 Compact BD,京吹的也有一些。我後來衝動的買了兩張 CD、一張 10GIÄ 貼紙、一個 L 夾。會買 L 夾是因為我會把車票等東西收藏起來,白天就先暫存在背包的資料夾,但我忘了帶放在行李箱的資料夾,前兩天的紙張都還放在背包裡,所以趕快在京都買一個。


L 夾是買莉茲與青鳥的封面那張,みぞれ真的很可愛。
貨架的商品如下:




地下室有大量吉他,其中有一把很像唯的吉他,不過可惜不能拍照。
我是在這裡刷卡時拿到免稅收據時才發現 10GIÄ 與 JEUGIA 都是十字屋的諧音。
らしんばん
我想說安利美特大概也買不到我想買的東西,於是就跳過了。在らしんばん有一櫃都是京阿尼的商品,不愧是京阿尼的大本營京都店呀,在秋葉原的好像都沒有這樣的櫃子。話說我感覺好像京阿尼的二手商品特別少欸,是不是因為京阿尼粉絲都很忠誠很少把周邊賣掉呢?還是單純只是作品不夠火TAT

找到了唯的小吊飾,趴在杯子裡超可愛,於是馬上就拿下了,用信用卡付款剛好扣 100 台幣。結帳時前面是一個中國女生,買了一大堆東西還自備超大袋子,讓我等了超級久。

順帶一提旁邊放散裝物品的籃子有看到葉月的鑰匙圈,不知道為什麼有四個,而且都超便宜。這個圖片是第一季角色歌的封面。

其他聖地巡禮
紅白相間的那個奇怪的裝飾也還在,景物並沒有變太多。
之後我與謝一約在なか卯吃晚餐,讓他體驗一下平民生活,走過去的路上終於拍到這個畫面:
なか卯
在なか卯我點的是一碗起司親子丼,加上一顆生蛋,這樣也才不到 1,000 元,這種店真的是窮遊日本的最佳良伴。

吃掉一點丼飯後我就把蛋打在碗裡,並沒有去掉蛋白,由於有點餓所以吃得很快,感覺生吃蛋也沒有很噁心。
不過謝一就把他的飯扮得有點噁心,導致我都忘記他的品名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不知道這裡也是得要把點餐機出的餐券給店員,實在很不習慣,於是我們就坐著把餐券放在桌子前面一直等,後來店員覺得奇怪才過來收走。
它的餐券並沒有分成兩聯可以撕開,而且是店員送到桌上的,並不是叫號碼自取的那種,也許應該把餐券給店員然後靠店員人臉辨識送餐?
追加聖地巡禮
吃完我簡短的去對面追加聖地巡禮了一下街道,原本以為這個鐘已經沒有了,沒想到還在,就在裡面一點的轉角處,滿感動的。
要不是聖地巡禮感覺好像不會注意到這個,感謝京阿尼。
回飯店
回飯店時發現人行道上會堆一些垃圾袋,不過全都都排的整整齊齊在外側,不會擋到人走路。
前面也提到京阪是個好公司,所以當然是搭京阪電車回五條的飯店。出站時比較特別,看好四號出口後謝一只看到電梯所以我們就搭了,它的速度真的超級慢。不過裡面牆壁與一樓外面地板都有貼著「一樓地面有點傾斜,請注意」,真的很暖,明明只是很緩的斜坡而已。
我們去便利商店逛了一下後,我買了一杯哈根達司的玉露冰淇淋,謝一則是買了綠茶+玉露外加一大罐烏龍茶,畢竟是要喝兩天的。像我這種平民都是喝水。
走去對面的路上,我想拍一下晚上的京都塔,於是請謝一拿一下冰淇淋,但他手滑掉了。幸好哈根達司蓋子下都還有封膜,沒受太大的影響。
玉露冰淇淋吃起來感覺與抹茶一模一樣,畢竟也是綠茶,而且在採收前也會遮蔽陽光一陣子。

進房後謝一馬上就去洗澡,然後想把衣服拿去洗,我想把我的衣服和他的一起洗,不過被他拒絕了,即使我想出80%的錢他也不要。後來發現洗衣機最便宜的洗烘選項是 500 元/1kg 或 800 元/3kg 的樣子,一人三天的衣服就大約 1kg,其實好像一起沒有划算多少。
這間飯店只有兩台洗烘衣機,因此熱門時段當然很難搶到手。我也洗完澡後當然就是快樂的開箱時間,把今天買的東西都開一開,另外,我發現バジャ與ガーちゃん可以很勉強的一起塞進娃包裡,因此後面幾天都這樣掛在背包上了。



當時我就順便把貼紙貼到筆電上了,貼到筆電的上方。不過後來我覺得貼下方比較不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回台灣花了好一番心力才將其幾乎完好的撕下來再貼一次。
飯店有電視,可惜我查了一下這兩天並沒有我想看的新番,不然其實可以看一下的。於是我們改看高等微積分的 OCW。
因為這天剛好是台大的二階選課,所以我用筆電選一下課,不知不覺就摸到了一點才睡。
謝一在很晚的時候才下去洗衣服,因此我就先躺到床上努力睡著,回來時他說洗衣機會莫名其妙比顯示的時間多花 20 分鐘,我以為他在唬爛但沒想到隔天自己去洗的時候發現是真的。
Day 3 8/27 京都 speedrun
這天開始都是非常非常緊湊的行程,甚至可以說是 speedrun 了,因為第一天在名古屋並沒有很多想去的點,而第二天大部分時間又得花在火車上。
便利商店早餐
我原本打算 7:30 起床去清水寺,這樣行程就比預計的晚大約一小時。不過後來比鬧鐘還早起就早點出們了。其實我是打算前一天晚上先去買兩個御飯糰隔天早上吃的,沒想到當天竟然忘了,於是我就先去 Lawson 買完在外面椅子上吃。其實吃御飯糰所需的時間比我想像的長一點,畢竟飯糰還滿乾的,對於 speedrun 其實不是很好。垃圾就先放在背包。
這天我用到了昨天傍晚在京都車站等公車時買的公車地鐵一日券,下一班公車是京阪公車,不過看了一下票上面的說明,若第一次是搭京阪的話,得要自己用筆寫日期在正面,所以我只好等下一班市巴士,幸好沒有多很久的時間。
清水寺
我搭到清水坂路口之後走上去,想說回程再走北邊一點的二年坂、三年坂,不過經過路口時想到晚一點人可能變得很多,於是還是往下走繞路了一下。



在前往觀賞點的路上,看到一群穿和服的人,其中有人拿的小手提袋的提環是以珍珠做的,在我旁邊突然散開,我也有點嚇到,感覺這種事情應該是由店家吸收吧。

在那邊聽到別人在講跌倒會衰,我才想起來這件事,還好都很小心沒有跌倒。

著名的星巴克,真的很融入當地氛圍,可惜還沒開而且我也喝不起。

可以發現 8 點多雖然店都沒開(10點才開),但還是有點人潮,所以我原本打算 6 點起床出門還算是滿正確的規劃,可惜前一天摸到一點沒辦法那麼早起。

其實 8 點半就有一些店家陸續開門,人潮也有點多,果然還是該早點來。

清水寺門票分成春夏秋冬四種,其實只有主殿(奥の院)需要,如果只是要去奥の院看舞台、買一些御守、御朱印(雖然沒拜就去要有點糟糕)、去地主神社、或是去音羽の滝喝泉水,其實可以走旁邊的路過去就好不用買門票,如果真的想窮遊的話可以考慮一下。
清水寺好像很多台灣的旅行團,但中國人很少,也許是因為中國人不屑拜日本的佛寺吧。正面驗票口進去就會看到這兩個法杖,其中一個導遊說這是當時發現泉水的和尚拿的,大的有 90 公斤,小的有 14 公斤,大的就是和尚當初拿的,感覺實在很唬爛XD
可以發現這張圖有點怪,因為我有用 nano-banana 把人去掉,再手動融合,效果其實還不錯。
拜完主殿後,出去能看到地主神社入口,很可惜當天在整修,不過入口還是能朝聖一下。
在那邊我想說來都來了,抽籤才 100 元所以就抽了一下。運作方式是交錢、在工作人員前搖出一支籤(似乎是不會整支掉出來的)、給工作人員看號碼、工作人員遞給簽紙。沒想到第一次抽到了凶,這籤詩還真是可怕。

於是出去綁在架子上後再抽了一支,終於抽到吉了。

再清水舞台上看音羽の滝還滿好看的

路過朱印所時,我進去買了一本御朱印帳,順便要了一個御朱印,御朱印帳 1,650 元、御朱印 300 元,算是滿便宜的,後來發現御朱印市價大約是 500 元。


在裡面一個老阿伯現場寫的,這些人真的好厲害。(圖是隔天晚上在宇治的民宿拍的)

合照時它們掉到地上,差點掉下去,超可怕。後來我就學到應該解開下方的扣環而不是上方的,這樣比較好扣回去。
我繼續往深處走,其實出主殿就有很急的階梯可以通到音羽の滝,不過我很建議稍微走遠一點繞到子安塔,人非常少而且景色也不錯。


音羽の滝實在太多人了,感覺需要排隊很久才能喝到水,我很趕時間所以就跳過了。

離開時我在路上的商店隨便找了一間買了一頂不算貴的鴨舌帽,畢竟太陽真的很亮。

後面寫著「鳥居」兩個字,應該一眼就看得出是觀光客XD(圖是在前往嵐山的阪急列車上拍的)
走下去後我搭車去祇園,因為真的懶得走路,等幾分鐘車就到了,很方便。
祇園花見小路
好像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也許要有藝妓或祇園祭會比較特別?查了一下確實是這樣,我覺得看建築的話好像不如清水寺周邊的二年坂、三年坂。如果去一些店吃東西的話或許會好一點吧。

嵐山
阪急真的是又快又便宜,當初規劃清水寺、祇園後去河原町四條搭車真的是很棒的順序。
因為真的很熱,我的水肯定不夠喝,為了避免被上面的自動販賣機宰,我就先買了一瓶運動飲料,pokka sapporo 的 sports water,竟然才 110 元,比一些地方的水還便宜。
喝起來很甜,應該還算可以,反正運動本來就需要熱量。
走一小段路就能到猴子公園的登山口,滿特別的,要先上去一個神社的階梯,然後左轉就能看到售票處,成人得要 800,滿貴的,不過還算合理吧。

剛進去有放一些扇子可以自由拿取,我並沒有拿。這幾天雖然常常在太陽下走路、騎腳踏車,但好像我都是頂多戴個帽子、撐個雨傘就好了,在汗水滴到眼睛裡時擦一下然後適時補充水分。我整路看到很多人拿著電動風扇,感覺我根本不需要XD


旁邊還有可以把門票投入讓他們再利用的箱子,真的很節儉。
路稍微有一點點窄,路上有許多噴水霧的電風扇,但有些會漏水導致步道濕滑,要小心。


其實真的有點高,上面小屋子處標高 160 公尺。快到的時候會有一段蜿蜒往上的路,有許多喇叭播放日語、英語的注意事項,比如不要盯著猴子、不要接近 2 公尺內、食物收起來等等。
再往上會看到冷氣室,英文寫 “The air-conditioner room”,果然是日本的英文水準XD。其實冷氣並沒有很涼,但上面的小房子畢竟也是開放的沒有冷氣,所以夏天很適合稍微休息一下。
旁邊有兒童遊戲區,有握著滑到另一邊的滑繩等。

往上的階梯旁有一個很窄的溜滑梯,而且中間有一個平台,感覺人去溜有點危險,大概是給猴子溜的吧,或是給小小孩,不過目前封閉中。

下山後先去公園拍一下 café de emu 的照片,可惜沒開不然我有點想吃個冰淇淋。
然後,稍微去渡月橋對面拍幾張聖地巡禮的照片:
感覺其實沒有那邊容易迷路吧,畢竟走回 JR 車站或嵐電車站應該都還算簡單,但在沒有智慧手機的年代感覺確實有可能啦。
午餐 松屋
我在規劃行程時就很苦惱到底要吃什麼,因為我想省錢。在查嵐山到北野天滿宮的路線時,就發現都得轉車至少一次,其中之一就是在上次轉車的山越中町,有一條吸引了我的注意,就是在西大院四條轉車,那附近松屋、なか卯應有盡有,真適合平民轉車。
沒記錯的話松屋應該是叫號的,不需要把食券先給店員,因為我表哥有給我「まつのや」的可樂餅兌換券,所以我在取餐時給店員那張券。結果發現松屋與まつのや是不一樣的,有點小尷尬,一個做丼飯一個做炸物,京都幾乎沒有まつのや。
中午時段真的很划算,810 元就有個套餐(我好像點大盛),除了丼飯外還有生菜沙拉與味噌湯,我還另外點了一顆溫泉蛋,不用自己打蛋舒服多了。

我在飲水機多裝了兩杯水把水壺填滿,應該還算 ok 吧。
北野白梅町
在等公車時,看到了一輛駛過的公車寫著練習車,應該是不載客的,台灣大概沒有這種機制,可能是直接載客,然後新司機開車老司機在旁邊看吧。
這是京吹三眾人看みぞれ就讀的音大辦的音樂會的地方,雖然車站、旁邊店家都對得上,但音樂廳好像居然是虛構的,我在 anitabi.cn 或是 Google 地球都找不到那棟建築。如果有知道的人可以告訴我一下,blog 最底下有很多聯絡方式,disqus 留言也可以。
規劃時我並沒有特地查這個點,直接不小心忽略了,後來在公車上發現它就在北野天滿宮附近,於是就搭車到這裡再走路過去北野天滿宮。
可以看到背景其實是柏青哥店,京阿尼把柏青哥那行去掉了,真是用心良苦又細心的好公司。事實上宇治的薩莉亞對面也是柏青哥店,但京阿尼把他原本鮮豔藍色的招牌畫得很不鮮豔,不特別凸顯。
柱子的彩繪不怎麼漂亮。
北野天滿宮
不知道為什麼北野天滿宮人滿少的,從我以下的圖片都不怎麼需要打碼就可見一斑。可能是因為下午太熱吧,而且也沒有團客。


結構滿美的,上面木頭屋頂老化後的紋路和宇治上神社如出一轍。
在那邊買了 1,200 元的御朱印,其他款比較不好看所以還是咬著牙買下去了。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張,夾進去的話會折到好像不太好,可能就收藏起來吧。
這邊抽籤好像得要 200,滿貴的我就不想抽了。

等了很久才拍到沒人的畫面,有一家人中的爸爸不知道待在鳥居那裡幹嘛,小孩與媽媽都覺得很無聊想走了,我也很希望他趕快走,甚至因為太熱還跑到少有的陰涼處休息。
京都音樂廳
畢竟音樂廳就在地鐵站附近,所以我選擇搭公車往地鐵站後搭地鐵過去。

在出北山站的時候,看到一些作品,不過這讓我很懷疑我的日文程度是否真的差到我理解成相反的意思,有點精神錯亂。

走出來大概會先看到這一側,據我所知只在京吹三出現過。
右轉後可以看到經典畫面,第一季第一集第一個畫面。


風其實有點大,拿著照片真的被吹走過一次。
感覺總有一天應該要來京都音樂廳聽一場音樂會,順便拍一下內部結構。
修學院附近けいおん聖地巡禮
走(跑)過京都府立大學,到北大路通上的公車站搭公車,其實這段路公車移動距離與走路差不多。
高野川高野橋附近
下公車後就能看到河岸,路有點窄,雜草有點多,雖然很多鏡頭實際上是從對面拍攝的,不過我懶得過去所以就算了。這邊是第二季第九集為演藝大會練習的地方,13 集也有在這邊舉辦花火大會,不過我覺得其實真的有點窄,真的辦得了嗎?查了一下現實好像也沒在辦。電影版其實也有來這邊練習一下相遇天使。
在這邊逛的時候開始聽到一點雷聲。
惠文社一乘寺店
規劃河邊往一乘寺站的路線時我也發現了這間書店,剛好是電影版憂與梓去買旅遊書的地方,不過其實我逛了一圈沒怎麼看到旅遊書。
走去的路就是惠文社所在的那條路,路上我在路邊停車場看到 yamakyu 的販賣機,有 110 元的 500 mL 百事可樂,甚至比一些地方的水還便宜,我實在忍不住這個價格於是就買了一罐,完全忘了之後是要去書店。而且放在背包裡又會晃來晃去導致二氧化碳析出,所以我只好邊慢慢走邊趕快把整罐喝完。更糟的是走路時也開始下雨,所以最後我是在一個屋簷下快速喝完的。幸好我本來就需要補充一點水分,喝了也算剛好。

在我去拍照時也有幾個日本女生在拍照,不過他們大概不是けいおん粉絲,而是一般的網美吧,畢竟這間店也算是個網美書店。
裡面我首先看到了一本日常作者あらゐ けいいち的書,應該是《ユリイカ2025年9月号》(特集=あらゐけいいち),不過我也懶得看就沒買了,現在好像稍微有一點點後悔,但也還好。
總共大概有三個房間,右側的是和料理相關的,中間有很多包羅萬象的書,選書的邏輯可能真的很奇特吧,還有擺很多雜物,有些是在賣的。被衛報選為世界十大最佳書店之一,感覺有點道理。
一乘寺站
叡山電車的一乘寺站,其實也只出現了一個鏡頭,不過反正順路就去了。景物沒怎麼變,要拍到這樣的畫面的話得要稍微過刷卡機。
雨開始變得有一點大,不過我經過六月的洗禮已經對雨免疫了,可以持續推進巡禮進度。
閉川原兒童公園
我以前一直以為是從東南方的角落拍攝,沒想到其實是西南方,果然還是得要認真查一下街景。
還好都沒人,這樣我就不用馬賽克了。
北山通
走過修學院站後,我往西邊走了一小段路,不過沒有走到平沢家那麼遠。
修學院站
回到車站當然得要拍一下經典的踏切注意牌子,補回上次鏡頭歪錯邊的遺憾,直接把角度抓得一模一樣。不知為何過了這麼多年一直都是那幅老舊的樣子。
第一季OP中一起吃肉包的地方,其實就在便利商店側邊,當時因為我沒找到確切地點,並沒有收錄到我的截圖庫中,於是只好憑感覺拍。
花圃形狀導致與鐵軌不一定對得上,早知道應該以鐵軌優先的。

白川通
走到這邊已經幾乎沒有雨了,滿好的。
白川通與北山通路口
連告示牌都一樣,真的很棒。石牆
曼殊院道路口
據考察這張圖應該是在曼殊院道路口,不過由於是在過馬路過程拍的照片,沒辦法太講究。
公車亭
麥當勞
這張我有錄影片,剛好是在得來速的出口,偶爾有車出來又得要蹲在地上拍照,非常累,所以還是別強求角度了吧。其實走一整天,還爬了兩個山(音羽山清水寺、嵐山),走到這真的滿累的,感覺腳底非常痛,不過還是靠意志力繼續走下去。也許以後得要找更好的襪子吧。
京都藝術大學藝術館
由於第一季後段梓加入後,OP中這段畫面就被梓的畫面覆蓋,害我沒有收錄這張。由於實在很重要所以我花一點時間上網找圖片後拍到差不多的畫面。小河的路口
再走一小段路後就到了,雖然我實在很累但還是走過去了。
由於真的太累了,雖然沒多遠而且原本有考慮走去出町柳,但反正站內也有一些畫面,所以還是搭了叡山電車過去,也就兩站而已,感覺有點浪費,而且也沒坐多久,腳還是一樣累。
出町柳
圖一樣是用 nano-banana 修圖,很明顯有些瑕疵,不過我懶得管了。
出町柳跳石
這次重點是跳石,雖然之前有下一陣雨,還好河水沒有太多太快。



出町柳商店街
這張是けいおん第二季第15集為馬拉松大會買鞋子的時候的街景,現在鞋店不見了,但建築基本上還是一模一樣,不過我找不到適合的樹+柱子可以拍照。
這次有去セルフ岸本屋看一下たまこTシャツ,不過真的太油了買不下手。


我也有去巡禮筆記寫一下,那邊也有放很多照片集。

京都塔
Google 跟我說去京都車站搭地鐵最好,我也覺得公車大概會搭到有點累,於是就走過整個京都御苑北側的那條路。


當時我看到地鐵出口就有種強烈的既視感,在懷疑該不會京都的所有地鐵站出口都長一模一樣吧,結果原來是我還真的走到同個出口。

在京都塔的建築物中,一樓就有人工售票亭,但其實上去到11樓(相當於展望室1樓)有一些自動販賣機,如果要排隊的話可以考慮上去買。不過我在傍晚去,應該最熱門的時段,售票也沒有卡住,只是上面人稍微多一點而已。
來這邊主要是因為京吹第二季來京都車站表演前有一個俯瞰鏡頭,在拜讀了這個神人做的網頁後我才知道就是在京都塔拍的。
原本其實有打算在上面等謝一,不過後來他沒有要上來而是直接吃飯(大概吧),所以就我一個人逛。
上面風景確實很棒,因為京都不允許建築蓋太高,京都塔的視野超級好。

在上面的望遠鏡是免費的,畢竟都付了門票。我隨便繞了一下後看到有個寫京阪宇治驛方面,於是想試試能不能看到宇治。先用手機直接拍了這張圖:

現在才發現那條高架路是名神高速公路,也就是藤森那邊的那條,而不是連接笠取IC與宇治東IC的京滋繞道(如果開車去アクトパル宇治就可以走這條)。從京都塔看的話剛好得要越過伏見桃山城才有可能看到宇治,但如各位所見能看到的也就只有一些光點,也許天氣真的很好的話看得到一點吧。之後我也用望遠鏡拍了兩張,只不過都是拍名神高速公路那邊。
用望遠鏡前有個小孩一直在看,於是我就站在他旁邊等,他爸隔一時間後就把他從小椅子上拉下來了,沒記錯的話好像是中國人。
離開時當然也要聖地巡禮:
在下層有在送照片,拍照後會印出一張模仿京都塔啟用時的新聞,照片當然也是黑白的,印出來後就會問要不要買其他照片,做成鑰匙圈之類的,但非常貴,都 2,000 元左右吧。

其實在下層往下看比較不會被擋住:

搭電梯回到 11F 也就是展望室 1F 的話,會看到賣周邊的店,應該是要買票才能進去的區域。
這個電梯很特別,上去時會講一些簡介,也有中文版。下來時則會說「還要再來呦」之類的。

有些是京吹周邊,沒想到京吹周邊真的隔了快一年還有在賣。左邊的很特別,是由京阿尼繪畫,在京都塔、新幹線剛啟用時的樣子。有毛巾、L 夾等,我買了一個 L 夾才 400 元滿便宜的。


樓上也有一般版本的,但這邊稍微貴一點。我猶豫了很久不過因為圖有點模糊所以還是作罷了。
最後補拍一張電梯口:
回飯店
我搭了公車回去,把一日券最後的價值榨乾,這天我總共搭了兩次地鐵、七次公車,真是很值得(雖然有三段公車其實路程超短XD)。
回去後在附近的なか卯解決晚餐。在公車上才看到謝一揪我去吃京都車站的一家傳統蔬菜料理店,好像還滿貴的,不過畢竟我已經走了只好跟他說來不及了。我想說吃個不一樣的,點牛丼來吃吃,不過感覺好像還好,可能還是吃招牌的親子丼比較好。

這天晚上比較有趣的是我洗澡後就打算把三天的衣服拿去洗。由於洗衣機只能用 100 元硬幣,而且我又是社恐,所以就去買了一罐麥茶。
同一趟順便看了一下前個人的剩餘時間後,我想說他可能得要洗好後幾分鐘才會來拿,於是在洗好十分鐘才下去,結果馬上有其他人用了。
接著我就不信邪,差不多在剛洗好的時間下去,沒想到過去路上遇到兩個日本人,男的向女的說「やばない」,提著一袋空的裝衣服的袋子走回電梯。他們當然是剛放進去洗。
最後一次我終於學乖了,在洗好前十五分鐘就坐在洗衣機前椅子等,等的前五分鐘就有三組人來看洗衣機有沒有空位,看到我坐在那拿著一袋衣服他們當然就知難而退了,而第三個人是直接把袋子放在椅子旁當作排隊就走了,對治安滿有信心的。
最後終於有洗到衣服了,其實隔天下午到宇治時在民宿先洗衣服也行,不過可能會拖到一點行程所以還是先洗比較好。
Day 4 8/28 京都、宇治
這天就與謝一告別了,我們一起 check out 後我去櫃台寄放行李,因為我算了一下在京都的行程怎麼樣都有點難在 11 點前走完,不如早點收好去免費寄放。
他要去京都車站搭東海道本線往大阪,然後再搭のぞみ新幹線回東京,前天晚上我不小心把のぞみ講成みぞれ還滿好笑的,看京吹看的。
他後來有找到京阪巴士從飯店門口出發,繞西邊一點往京都車站南邊的公車,滿方便的。
平安神宮附近
搭公車過去,這條路線與六月來的時候在京都的第二天如出一轍,差別是這次沒下雨而且會逛得比較認真一點。
京都府立圖書館
這邊其實是車輛出入口,所以在我拍一張照片的這幾秒內就有一輛車要進來,被叭了一下。日本這種地標前面為什麼都要是車輛進出的地方呢…北野天滿宮前其實有個行人庇護島還稍微好一點。
京都會館
其實走過去勸業館可以過馬路,如果往右走之後又要拍勸業館的話就得要繞路,建議可以先去勸業館。
勸業館
平安神宮
平安神宮還是與上次來一樣,不過我帶了御朱印帳,所以就請巫女幫我寫了,寫得滿漂亮的。

這次我逛了一下平安神宮神苑,售票亭的巫女正在打瞌睡XD,人真的很少,誰會在現在沒什麼花開的時候來逛呢?沒有花真的沒有很漂亮,不過植物的種類真的很多,造景也不錯,有很多池子。






あるぺんローズ

店員是兩個阿姨,這種時間沒什麼人,另一個阿伯不確定是不是顧客。坐到位子後店員給我菜單,我馬上說我決定好了,就是キャラメルフロート,店員指了桌上的牌子問我是不是粉絲,我回答是。

製作需要一點時間,所以我先寫了一下筆記(對,這邊也有,就在這個桌子前面的桌子)

目前使用的第二卷還特地選明日香的同款筆記本,真的很用心。絕大部分都是日本人,但也有少數中國人。
上來後當然要擺成一模一樣的擺法,不過其實我已經把吸管拆封喝了一口。
其實我一直覺得上面那顆冰淇淋淋上焦糖很像橘子XD
整杯都非常甜,無論是冰淇淋還是液體部分,感覺熱量還挺高的(伏筆)
喝完後我問了一下能不能拍照,店員很親切的說どうぞ,感覺聖地巡禮為他們帶來不少營業額XD
我覺得我拍得都滿不錯的,只是第三張不夠廣角。
拍完店員還來問我是否景物都一樣,我就回答全部都一樣,不過店員馬上指出椅子的圖樣不一樣,動畫是簡化過的,確實畫面更乾淨了一點。他還問我從哪裡來(不是很簡單的說法,不過なんとなく覺得他是這個意思,也猜中了XD,看來我的日文不錯),他聽到我說台灣後有點驚訝。

我在喝的時候店員正在擦玻璃,擦得非常非常仔細,也因為要擦門所以把自動門關了。我付完錢出去時發現門打不開,於是他請我稍微後退然後撥一下開關才出得去。
南禪寺
順便去了ねじりまんぽ (蹴上トンネル),沿著廢棄鐵道往北走是第二季OP的畫面,是瀧老師等人的大學時代,不過往北那邊寫私人土地禁止進入,也許現在不能進了吧。
當天馬路正在施工,我以為過隧道就沒辦法走了,其實還能往南禪寺走,一開始以為不能走差點就往北繞一大圈,有這條路超方便的。
從あるぺんローズ走過去有一點上坡,如果有一日券的話可以考慮搭一下地鐵。


走那條路過去會經過很多佛寺/禪寺,南禪寺滿漂亮的、人滿多的,不過我只是為了來水路閣XD。




哲學之道
之後往北走去哲學之道,只打算去瀧老師合照的點,k-on裡佐和醬告白的地方就不去了,因為時間有點緊迫,而且看過街景其實沒有很像,也許之後春天櫻花開的時候去會更好吧。
走過去路上由於右邊是山,有很多道流下來的水溝,水滿湍急的。

哲學之道有點人潮,普遍是歐美面孔,不過沒有櫻花的時候到底來這裡幹嘛?探討哲學嗎?

這個點就在光格上皇養女宗諄女王墓的對面,不過現在欄杆都已經改掉了,看來真的過了很久。
我走那個樓梯下去後,跑去趕公車從東天王町搭到京阪電車的三條車站,又經過了岡崎公園,我這個早上就是在這邊繞,不過我覺得算是不錯的路線了。
藤森
其實往藤森我有點猶豫該如何選擇:
- 去位於五條的飯店拿行李,然後繼續搭京阪去藤森拉著行李箱逛。這是我原本的計畫,不過拉著行李好像確實不好走路。
- 先去藤森,逛完再回五條拿行李接著去宇治。會稍微多花一點時間和交通費,不過我想比起拉著行李箱聖地巡禮應該還是好一點。
因此後來決定第二項,感覺是個不錯的決定。


在西側往北走走過第一座橋回頭就能看到這可愛的畫面。由於我忘了拍沒有截圖的照片,只好用影片截圖代替。
再往前走,走到第二軍道,稍微大一點的橋。由於截圖的拍攝角度實在太小,沒辦法,只能這樣拍。
與 Google 街景考察一樣,西面建了一棟公寓,其他都一樣。
過了橋走到底右轉,聖母女學院就在左邊。
繼續走左轉沿著高架橋旁走一下,可以稍微看到體育館。畫面外的右邊其實站著一位警衛/警察,不過只是這樣拍照的話應該沒關係。

如果有稍微看一下地圖,可以發現這樣的路線就是繞一小圈而已,滿輕鬆的。
(上方多數步行路線沒有放連結,因為我就是照著 Google 地圖走,知道起點終點的話就知道我怎麼走了)
回到車站後發現下一班車還有一段時間,所以再拍了一張,可惜忘了拍橫向。

宇治~第一次回民宿
到中書島 Google 地圖叫我走去七條車站搭特急,真的有病,我後來當然是先搭一般車去七條再轉。在丹波橋前京阪還得要跨過近鐵。
轉宇治線後我越來越興奮,終於到整趟旅行最重要的點了。
六地藏站
到站後拉著行李箱短暫下車拍照,京阪宇治線班距約 15 分鐘,可以慢慢拍。
其實我可以把行李箱放在月台上的,不過我還是拿著上下樓梯在月台間走,只為了拍一張遠一點的視角。

當時是對好截圖視角直接拍,其實應該再往後一點。

特地走到對面拍照:

上圖顯然是影片截圖,我這次變成忘記拍照。
宇治站
經 30 日離開時的實地考察,這張圖是在右邊第一節車廂的第二個門拍的,如果要拍照的話進去把窗簾打開然後出來在車外隔著窗戶拍照最理想。

出改札口當然也得朝聖一下,不過一般的畫面已經滿足不了我了,上次也都拍過了,這次我選了這三張:
宇治橋

民宿 check in
這次就住著名餐廳お肉ダイニングきく的樓上トラベラーズ道 麒麟舎,很多來朝聖的人都不知道,不過我覺得這是間不錯的民宿。
大約快下午兩點就到宇治了,如我預期一樣。民宿老闆在 Agoda 說行李可以放鞋櫃前,所以就在我扛上去放好準備走的時候,老闆從他的房間出來,給了我之前在京阿尼商店買的包裹,並且告訴我現在就能 check in,簡單用他的破英語介紹了一下設施,比如三樓的洗衣機、廁所、浴室,走廊走到底根據平面圖應該是有吃早餐的地方,不過現在看起來堆滿雜物我就都沒進去了。
客房都在四樓,我住的就在老闆私人房間上面,兩個上下鋪共四個床位,以前應該是有像青年旅館那樣給四個分別的人,不過大概是發生一些事情,導致現在一到四人訂房都是直接給一個四人房,幸好價格也還好,大致與人數呈正比。

可以發現冷氣形狀滿神奇的,是窗形卻直立的,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另外,房間內的飲水機得要先很用力按一個開關再把杯子靠上去。我之前一直用不出來所以都去公共區域裝,我覺得他應該稍微示範一下,因為看標示也不太懂。
另外,床單與枕頭套都是先疊在床上沒有鋪好,所以是我自己舖的,也許是因為太早 check in 吧,不怪他。
四樓還有一間廁所、另一間一樣的四人房,以前應該是一間男一間女,因為門上的守則還寫不要跑到異性的房間。走到底是公共空間,有一個木板隔間的浴室,裡面的淋浴間看起來像是個太空艙一樣十分科幻,得要自己轉開關打開左上角那個燈。

公共空間有兩個洗手台、沙發、桌子、飲水機,旁邊是和室。
規則有寫不要在太晚的時候(有寫具體時間)在這邊洗澡,大概是怕吵到別人。去三樓也能洗,而且好像有浴缸,不過我沒想太多就在四樓洗了,應該還好吧。
宇治川
由於對鳳庵茶道體驗是約 14:45,大約會進行 40 分鐘,而宇治上神社 16 點關門,所以我怕結束時過去沒辦法得到御朱印所以就先走一趟,實在有點累人。
這趟玩完宇治我大概把平等院附近的路都走了兩三遍以上,就算是很小的路我都很熟了。上來這條河邊的路的小路是在平等院表參道左邊過中村藤吉後岔出來的,有點窄。

第三季的開頭,原來背景的門是中村藤吉的店,沒營業時就不會把布掛出來,像是久美子上學時肯定就還沒營業。這張圖是 30 日離開前拍的,28 日當時還有其他人在拍差不多的畫面,不知道是不是京吹粉,如果是的話他站太前面了。
直到現在我才發現因為這個鏡頭是非常長焦、人站得非常遠,動畫畫面中有個白色告示牌,其實不是路燈旁的告示牌,那個牌子就像我拍的照一樣會被路燈燈桿擋住。如果要拍一樣的畫面只要放心的一路退後就好,不過受限於手機畫質可能還是別退得太後面。
走過橘橋就能走上部長失格橋,上次來因為大雨全都封閉,真的很值得再來一次。

宇治上神社
如果要從部長失格橋走到宇治上神社好像還是經過宇治神社最方便,所以麗奈約久美子爬大吉山約在鳥居其實很合理。

六月感覺是太匆忙,爬完大吉山下來完全沒注意到這個鳥居。
以下用 30 日拍的照,其實上神社也是個熱門景點,為何都沒有人之後會揭曉原因。



可惜這邊的御朱印是寫好放著的那種,不過有寫日期還滿有好的。

宇治神社
反正上次來過,宇治神社我就沒有多拍照片了,由於離茶道體驗的時間越來越近,就火速拜完要了御朱印。
這邊的朱印所很特別,是一個櫃台人員加上一個專門寫御朱印的人。
後面有個簾子遮住,在我付錢並遞出御朱印帳後,櫃台人員把本子遞給簾子的左邊,此時我以為是用印表機印的,頓時有點失望又覺得有點新奇,竟然能用印表機印這種東西。後來才看到坐在簾子右方的人把本子遞給櫃台人員,原來是躲在後面寫,感覺這樣更有效率,不過少了看他一筆一畫寫的樂趣。由於不能拍照我就這樣敘述。
御朱印長這樣,是手寫的不是印表機印的。

對鳳庵茶道體驗
經過中間的島時,我順手拍了一張久美子椅,沒想到把鳳凰堂也拍進去了,感覺拍得超好,於是我花了十幾分鐘用 AI 修掉了兩個人。



可以發現乘船處的窗戶上貼了京吹海報,遠處藍色販賣機前的店家其實也在櫥窗貼了三張京吹海報。
到觀光中心後,我向櫃台說「對鳳庵」、「預約」他就懂了,問我名字後我用信用卡付款(現金真的很短缺)。櫃台打電話向裡面的人說明我到了後,等一下很快就進去了。

如果只是喝茶的話會進去正前方的大茶室,是不能拍照的。
茶道老師是兩個老婆婆,穿著和服。流程是老師為我們每人泡一碗抹茶,我們先靜靜的看著,老師的器具就很完整,有個鑲在桌子裡的熱水壺等等。第一遍做得很仔細,會先用別在腰上的紅布把器具都擦過一遍,然後在碗裡加熱水用茶筅刷一刷,先洗一下碗。動作感覺是有點講究的,不過輪到我們時當然不會這麼講究。
泡好第一碗後,另一位老師把碗端到我面前。在這之前其實就已經把和菓子放到面前。

等泡好後,一起說「お菓子を頂戴いたします」後,用小叉子切成三或四塊吃掉。吃起來真的很甜,邊吃邊等老師泡好五碗後,就要喝老師泡的抹茶。
雖然手冊寫著茶端上來時要說「お点前を頂戴いたします」,不過我們好像沒有講,就只是稍微點頭一下表示感謝後喝完。老師特別講到最後一口要ㄙㄨˋ一下發出聲音,以表示敬意。不過其實也總是會留一點在碗裡,因為滑下來太慢了。
老師泡的果然好喝多了,本身還是會有點苦,但因為有很多泡泡好像有點覆蓋掉苦味,以後自己泡的話要努力刷多一點泡泡,不用茶筅用筷子或小湯匙攪拌的話好像根本不可能XD
有順便問一下我們是哪裡人,不過我沒有聽得很懂其他人是哪個國家,好像有瑞士吧。老師全程幾乎都是講英文,滿厲害的,雖然很老了但還願意學習,不過我還是聽不太懂,說日文慢慢講也許會好一點。
老師收拾了一下茶碗後,端上茶具和乾式的和菓子,上面寫著是喜撰山,吃起來甜甜的。
在用熱水洗一下茶碗再擦乾後,就挖兩勺抹茶粉進去,不過我覺得我怎麼挖一匙都很少,不知道為什麼。倒水時老師只講 75cc 之類的,根本很難知道到底該多少,於是就憑感覺加。這個茶道體驗的感覺就是解說偏少,和網路上說的一樣,不過感覺還可以啦。
刷完茶後,老師會幫忙拿手機錄影一段刷茶的畫面。
我有觀察到老師在泡的時候會先小幅度的刷,把茶粉先初步打散,之後再把動作加大(得要自己觀察,沒有解說),也許是這就是為了防止殘留在碗壁上。我有模仿一下,不過自己泡的還有很多殘留在碗壁上。

喝起來感覺泡泡不夠多,我想是因為不夠熟練而且放在桌上不太好施力,刷的速度不夠快吧,感覺泡泡多一點會比較好喝。喝的時候要避開圖案,老師有講解一下上面的圖案是手鞠球,還做了一下拍球的手勢,不過對面的人就發現一邊是一顆球但對面就是兩顆球,根本無法避開圖案,後來反正就轉 180 度喝完再轉 180 度。
喝完後老師說可以在房間內隨意拍照,網路上有很多,我就不放了。感覺並沒有很推薦,因為喝茶才 1,000 元,自己泡茶好像不值 1,400 元,買個茶筅加上一罐抹茶自己回家泡感覺也差不多。
出來後老師強烈推薦我們看一下大茶室,不過前面就說過了不能拍照。有人好奇問了門邊的鑼是做什麼的,由於我之前查對鳳庵看到有人說進去前會敲鑼(這次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所以就跟他講了,老師後來再講了一次果然是這個用途。他經過同意後小力的敲了一下。
回到觀光中心後,瑞士人問我是不是說我來自台灣,因為他其實很愛來台灣喝茶,到處都跑遍了,還拿 Google 地圖出來跟我說他最推薦台東的某個茶室,讓我滿意外的。
觀光中心有很多立牌,還有放桌子和椅子可以用於寫朝聖筆記,很特別的是椅子是菟道高校使用的椅子,不過其實就是普通的折疊椅。

往裡面走除了一些展示外還有 Hello World 的立牌,原來是朝霧橋(部長失格橋)有出現了一幕。
平等院
接著我按計畫去參觀平等院,從觀光中心的後門可以走到久美子椅的那條路,不過還得稍微繞一下才能到入口。門票還滿貴的,得要 700 元,不過參觀鳳翔館只要 300 元,不趕時間的話應該是很值得去看看。

我有刻意留下最亮最乾淨的 10 元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只剩這個。

這邊其實人不會很多,還能讓我慢慢的在正中間拍照。
讓我很意外的是這邊也有朱印所,所以我也要了一個。

寫得超漂亮,比櫃台貼的樣本還漂亮,而且只要 300 元。
平等院表參道買茶

在出發前我就做了大量的搜尋,確認了山田園茶舗與お茶のかんばやし應該算是比較便宜且評價還不錯的店,因此我打算從這兩家買個一兩罐抹茶。去宇治上神社的路上就有進去山田園茶舗一下下,店員很熱情問我是不是要買抹茶,我說稍微看看而已就走了。於是感覺好像有點對不起這家店,買茶時就特地來這家買。
原本我是打算買 17XX 元比較便宜的款式,不過被推薦說 2380 元的才是他們店的招牌後,我還是買了貴的。由於現金真的很不足(講好幾次XD),用信用卡付款。這些店應該都可以用信用卡,滿方便的,很多也是免稅店,不過我沒買那麼多。
我當時只想要先買一罐,後來隔天忍不住才再買了一罐比較用。
回台灣茶筅送到後,我當晚就開了山田園茶舗的茶,泡了一碗來喝,至於感想如何就集中寫在最底下好了。
JR宇治站觀光案內所
接著因為JR宇治站的觀光案內所 5 點就關了,有上次六月的慘痛教訓後當然是得要早點去,不過由於幸榮堂三室戶店也是 5 點關,所以逛得非常匆忙。
也許是離京阿尼工作室比較近吧,其實離修學院超級遠但還是被拿來用。
推特上很多人去宇治都會拍這樣的照片,不過我這次來回都是京阪電車。
案內所裡有うじには物語がある中的角色布偶展示,做得非常精緻,不過沒有在賣。

後面就是久美子一年級、三年級的立牌,可以看出他的成長。

裡面果然有在賣御朱印帳等京阿尼的商品,不過我已經有清水寺的了就沒有打算買。

往廁所走會走到ゆめりあうじ・男女共同参画支援センター,有一些辦公人員,不過通往廁所的路就能看到這些立牌,2024 年與京阪的合作活動。

回民宿
回民宿放一下抹茶,裝一下水後又馬上出門了,趕幸榮堂關門時間。
宇治~第二次回民宿
主要是往北邊走,但不會走到菟道高校,打算黃昏時差不多到水管橋。
走過去路上就會經過很當地很不像觀光客會去的地方,在告示牌也有看到うじには物語がある的海報,不知道給當地人看這個幹嘛。
幸榮堂三室戶店
側面貼了第三季海報,已經嚴重褪色了。
店內掛了、放了很多畫,還有一個のぞみぞ的立牌,其實也有放簽到筆記。以下基本上是全店與京吹相關的東西。





我查了一下翻譯後問了一下茶團子能放多久,不過果然只能當天吃(我說残念ですね,店員阿伯還跟我道歉…),由於我想買回台灣,所以最後買了一個十入的茶煎餅,648 元。買完後我只剩下 50 日圓現金,真的很吃緊。

三室戶站
河邊
沿著京阪的鐵軌走,路過一間賣摩托車的店,窗外赫然貼了八田與一等通緝犯的海報。這條路上有些人騎腳踏車,汽車超車時大多會離至少 1~2 公尺,實在比台灣好太多了。
河邊草有點高,而且當然不會像動畫那麼整齊。
Al Plaza 宇治
是個非常大的購物中心,有三層樓,平和書店就在三樓,一樓西北角有多家銀行的 ATM。

接著放上貨架照片,不過這些都是會變動的,像是我回國沒幾天中央小桌子就換成十週年與最終樂章的周邊,稍微參考一下即可。

同樣都是書店,但平和書店的けいおん商品明顯較少。比如我買的けいおんキーホルダー(它實在有點大,我不太想稱之為鑰匙圈)在推特上找別人拍的貨架照片時就沒看到過,所以網購是唯一獲得方法了。缶バッジ的話雖然一家店往往數量有限,不過多跑幾家就可以了。
這邊京阿尼商品的貨架其實也不少,我覺得是因為有很大比例都是京吹的關係,其他作品就少很多,或是說因為其他作品都偏重書的部分。





買任一本KAエスマ文庫的書可以拿到免費書套,上面印有バジャ與ガーちゃん,因為我還有兩本小說、一本漫畫沒看,所以強忍住了購物慾與收集癖。
可以發現其實隨便一家お取扱い店舗都有賣相當完整的パラパラトランプ,應該是因為最近在推,要買的話不用怕買不到。
中央貨架(從正面開始逆時針):




中央小桌子:

旁邊有簽到本:


那邊有很多種顏色的筆(畢竟是書店),不過沒有椅子能畫得如此精緻也不簡單XD
立牌後貨架,由右至左:



這架很特別,都是武田的書,沒想到滿廣泛的。

另外牆壁上方共六張海報。


接下來就是滿滿的原畫:
























其實沒有很多,三洋堂書店足足有 33 張,這邊只有 21 張(皆扣掉攝影效果展示、背景)。結論是三洋堂書店完勝,可惜名古屋沒什麼聖地可以巡禮。
最後我買了一個京吹的缶バッジ,因為我只想要久美子或奏的,所以這款最合適。回台灣後打開抽到這個,滿棒的。對,買了四個けいおん的沒有抽到唯TAT。抽到的機率高達 $1−0.8^4=59.04\%$ 的說…

另外我買了一個宇治鑰匙圈,380 元滿便宜的,不過材質很輕。

逛得心滿意足後我想去找 ATM 領錢(只剩 50 元連去機場都不行,不過還有新台幣 1,000 可以當救命錢就是了),繞了好久才找到在一樓西北角,往立體停車場的方向走然後往廁所走應該就能找到,最後在 Seven 銀行的 ATM 成功用 Firstrade 的卡領錢,手續費只有 110 日圓,而且匯率很划算(USDJPY 147.27),滿好的。只是這裡一樣有 DCC 陷阱,要記得選扣原幣(也就是日幣),否則會現虧 4.2%。
在那邊有看到水和冰塊的區域,大垣也有看到,那邊應該是免費的,結果走進看才發現 Al Plaza 這邊是收費的,好小氣。另外,這邊到處都有血管年齡測定器,我滿想試試看的,不過附近沒有換錢機器(三樓有遊戲場所以很多),我就懶得爬上去換了。

水管橋
Al Plaza 宇治離水管橋不遠,這樣的行程規劃真的是恰到好處。當天的夕陽沒有很好看,因為雲滿多的,不過雲隙光也算是別有一種美。

同樣是路上還有看到當地的人孔蓋,畫著宇治橋三の間,很有特色也很好看。

稍微爬一點階梯就能上去河堤,有一些人在慢跑。


其實水管橋周圍有發電所的設備,有些地方被封住,所以從一邊沒辦法走到另一邊,記得從南邊的階梯下去。
下去後發現草一樣長得很高,而且蚊蟲有點多,斜坡也斜到有點難走,我在爬的時候真的很怕掉下去。還好都沒事。


走一走就會看到這間地藏廟,是在一個小公園旁邊,有看到一位老婆婆,我們路過對方但什麼也沒講,他拜完地藏後就繼續走了。
拍完有看到一隻橘貓,不過牠很怕我。
茶づな附近
走回去時有走過茶づな附近,有看到一些宇治川太閤堤跡(豊臣秀吉蓋的)。


路過當然要參拜一下紀念碑,然後拍張照。

宇治川西岸巡禮
趁著還沒天黑,忍著有點餓的肚子(注意看的話會發現我沒吃午餐,靠あるぺんローズ的キャラメルフロート頂著),趕緊把下午時沒有好好走過的西岸部分再走一下。
- 宇治橋河邊
路過三の間,不過劇中角度實在太高了,我把手舉到最高也只能這樣。之後稍微走下河岸,有一些人坐著看風景,其中一人看我這樣拍照也很好奇我在拍什麼角度,往上走時回頭看了一下,其實我就是把京阿尼當作攝影指導來拍而已,話說這畫面真的不錯,京阿尼完全就是照現實畫背景。 - 久美子椅
在久美子椅有稍微看到一下鵜飼的船,這時間應該是剛出發。
バジャ、ガーちゃん合照 - 喜撰橋

喜撰橋與十三重塔本身也很好看 - 久美子家背景處
30 日白天還有拍這邊更好看的樣子。天色實在是太暗了,於是朝聖完這個點就去吃飯了。
回民宿路上看到鵜飼,隨便亂拍但構圖感覺滿不錯的。
晚餐:薩莉亞久石奏套餐
回民宿休息一下才去吃晚餐,每次都得爬到三樓的入口再到四樓的房間,實在滿累的。
右邊的招牌在這幾年拆了。薩莉亞底下都是停車場,廚房、座位都在二樓,感覺是個不錯的設計。
- 主餐:焼きチーズミラノ風ドリア,大概就是焗烤飯,350 元。
找不到更像的,盤子形狀有改。這天很餓所以吃什麼都好吃(不過真的很好吃),三兩下就吃完了。盤子邊緣稍微有點焦,不過相信他們應該會洗乾淨吧。 - 甜點:プリンとティラミス クラシコの盛合せ,布丁與提拉米蘇經典組合,500 元
我想說快一點所以就讓它馬上出餐,當然比焗烤飯快很多。吃起來就甜點,感覺實在 C/P 值偏低。要注意別吸入提拉米蘇的巧克力粉,吃的時候別用嘴巴呼吸。 - 飲料:飲料吧的綠色芬達,200 元
點完自己去拿杯子,隨便裝,非常爽。
小插曲是隔壁女生放東西的椅子拉得太出來,我裝飲料時不小心踢到了好幾次。吃完可以自助結帳,也能用信用卡,滿方便的。
開箱在京阿尼商店買的東西

k-on 的鑰匙圈只能這樣買,其他都可以算是湊免運用的,其實原本沒想到パラパラトランプ這麼好買。
夜爬大吉山
爬的過程
經過部長失格橋時就看到展望台有點燈光,還有其他人。

當然得要經過宇治神社,否則得要繞滿遠的,所以順便拍了幾張照。
現實當然不會像動畫藍藍的,我有刻意調整色溫。
好像有牌子更大更符合動畫的樹,說不定只是有換過牌子吧。
遇到的人
走沒多久就看到一個光點,他一上來就跟我說中文,畢竟大吉山滿多中國人爬的吧,尤其這種時間感覺正常人很少會來爬。他是用手機手電筒,他說已經夠了,不過我還是覺得買個 400 流明的手電筒感覺更安心。
他說怕的不是黑而是搞不好有什麼野豬之類的,他曾照到兩個發光的眼睛,害我也有點怕所以之後走得比較快。
他還告訴我上面有兩男兩女來看夜景,其中一個男的會說中文,大概是留學生(不太確定是不是中國人)。我覺得竟然有人真的會來看夜景,恐怕其中有京吹粉吧。
沒多久走到展望台,他們問我是不是剛才下去的中國人(真的很黑沒開燈的話看不到),我簡單回答「違う」他們就懂了,他們問我哪裡來、是否是動畫粉絲(感覺他們其中應該有是京吹粉),我說台灣時他們好像有點驚訝。
簡短聊完後我就去趴在欄杆上看風景,盯著看了好久,而他們都坐在涼亭,還有人說 speak speak 想要催促別人來跟我講話,後來並沒有過來多聊,我也沒有主動聊。
不過其中一個日本男生有來問我能不能為我專心看夜景的背影拍照,我欣然答應,然後也請他幫我拍,不過他聽不太懂我的意思,請會說中文的那位來當一下翻譯才搞定,向他解釋是夜景模式需要拿久一點後好像有點驚訝(Pixel 不是聽說在日本很常見嗎?)。他們之後很快就走了。

風景&拍照


其實有另一手拿著手電筒拍的照,但我覺得不拿的這張比較好看。

把手電筒放在椅子上拍照,如果只帶手機根本拍不出來。
這兩個畫面我有咬著手電筒(畢竟後面沒地方放)拍對比影片,也有拿著手電筒拍照,不過一樣還是不拿比較自然、好看,雖然噪點慘不忍睹。

他們還在時我有聽到他們在講好可愛,看來是看到我背包上的這兩隻,不過如果是京阿尼粉的話應該看得出來是誰吧。
我還有把手電筒放在椅子上拿全景相機拍照,不過在這邊就不放了。
下山
下山時比較有注意一下周圍,所以看到了這些掛著牌子的樹,應該是畢業時會爬山上來種樹作紀念吧。
最特別的是,走一走我在高的那側山坡(當時是在左邊)看到一隻鹿就站在那邊盯著我看。可惜我當時太過害怕,怕牠發狂把我撞下山之類的,所以沒有多餘眼神接觸,很快的通過,也沒有拍照。不過我想這一個畫面我應該可以記個幾十年吧。
再走一走(應該就是拍上面第二張照片時)看到一隻貓,跟我在步道走同方向(下山),我一路跟著牠拍了幾張照。這時我很清楚的看到鹿抄捷徑快速往下走,在這張照片也有稍微拍到一點,我很確信這就是鹿走的方向。

我下山報平安並發照片後,我爸說貓和鹿都是警覺性強、膽小的生物,所以看到代表周圍應該是沒什麼危險(山豬之類的XD),感覺很有道理。
我在很接近山腳有看到一個畫面覺得再眼熟不過了,雖然不確定是出現在京吹的哪裡,但出於本能反應還是拍了幾張照。
目前只找得到第三季最後一集出現這一幕,不過我總覺得好像不只…
回民宿逛河邊

深夜又更符合喜撰橋的這張圖了。
順邊拍了一下搭船的價格,我是那種根本不會想搭的人。
其實我沒有看截圖找地點拍照,也沒有特地關注這張圖(雖然它有收錄在我的截圖中),只是覺得街景好看就拍了。甚至是現在寫遊記才發現相似度滿高的,看來我的巡禮本能發揮得不錯XD
回民宿洗澡、拍一下御朱印後,也許有稍微寫一下這個遊記,然後把床鋪好就睡了。一開始沒蓋被子(鋪床時放在上鋪),冷醒後才趕快拿下來蓋。
Day 5 8/29 宇治腳踏車極限之旅
這天原本是打算 8 點開始騎車,還向租車服務說要從一般的最早時間 8:30 提早到 8 點,不過前一天實在有點太累了,加上處理 eSIM 花了一點時間,因此大約 8 點半才出發去便利商店吃早餐,8:50 才開始騎車。這天早上我拆封了久美子的壓克力立牌,打算在アクトパル宇治通往廣場的那個階梯拍照(雖然制服不太對得上動畫)。
eSIM
我覺得我還是在這邊集中講一下 eSIM 好了。六月去日本時就有看到 osaka eSIM 有一天免費的吃到飽,不過當時沒看到要輸入優惠碼才有,所以在南海電鐵上就放棄了,幾經波折後買了揚奇的 eSIM。這次就有處理好,提前安裝好 eSIM,趁著在機場走路時登入把優惠碼輸入了(因此是非常早的時間,大約早上 6 點)。
一天後在大垣的早上到期,不過我晚上都在用飯店網路用得很舒服,完全忘記要買 eSIM 的事,在前往岐阜的 JR 上才發現。而免費的 128 kbps 實在慢到我連登入都辦不到(不過還能傳訊息,謝一收到我傳訊息抱怨沒網路感到非常疑惑),在列車上我試了很久都失敗。幸好後來在岐阜站內的免費網路很穩定,輕鬆買了三天吃到飽(大約早上 9 點)。
下一個到期時間則是在宇治的 9 點,眼尖的人就會發現我出門時間在這之前。而 osaka eSIM (實際上是 povo 在營運) 設計非常爛,到期前只能買 15GB/15 天這種方案,沒辦法買下一個吃到飽方案。所以我想了一下乾脆用揚奇買了兩天方案,雖然連到中國電信我很不喜歡,用個 VPN 還是能湊合著用,主要是我也沒有用過其他 eSIM,這種趕時間的情況還是用熟悉的東西比較好。不過等收到 eSIM 號碼的信的那五分鐘實在很煎熬,就已經趕著要出門了。
Lawson 早餐
走過去路上隨手拍了幾張照。


去 Lawson 需要稍微爬一點坡。早餐一樣是兩個御飯糰,前一天其實就該買了,不過因為太晚而且沒有很順路,要 JR 站附近才有,也是不短的距離,所以沒買。走過去路上看到很多高中生在走路去上課(都快 9 點了),應該不是菟道高校的(從宇治橋走過去實在很遠),翔英高校比較有可能。
買完我坐在欄杆上努力儘快的吃完了,店內有些回收的垃圾桶但就是沒有一般可燃垃圾,我又社恐不想給店員處理,所以就塞背包了。
在京阪站旁取車
這次用的租車服務てんちゃり會把車放在宇治京阪站旁邊的月租停車場,那邊也有一些區域是放原付的。雖然前面的籃子非常淺,不過我發現把背包後面用來套住行李箱拉桿的橫條勾在靠轉軸的一個地方剛剛好,應該就不太會掉。我實在不想背著騎,因為這樣背包恐怕會沾滿汗。

文化中心
一路沿著經過 JR 站前的那條路直走(就不放地圖連結了),路很大車流量也滿多的,反正路上我就一路騎在車道最左側,沒什麼問題。不過其實有些人行道上人很少的地方還是騎在人行道會好一點(基本上就是快到的地方),這邊人行道不知道為什麼也是鋪柏油。
我早就看過街景調查過路線就是一直線,加上有手機架可以很方便的看導航,所以當然不會迷路。
到達後我是停在上方的停車場(紅圈處),因為我剛右轉進去看到右邊的牌子寫「關係車輛駐車場」、「小ホール舞台搬入口(也就是優子與香織站的那裡)」、無障礙車位符號,於是就繼續直走。後來才發現機車與腳踏車應該要停在藍圈那裡。倒是還好,畢竟沒有活動車很少。

從停車場走圖書館與文化中心中間的路下來,我首先拍了一些進不去的三樓部分:
回程拍了動畫沒展示的另一邊。

玻璃滿乾淨的,拍的效果跟在裡面差不多(需要用手遮一下反光)。



我輕輕試了一下,入口大門都有上鎖,所以一開始以為完全進不去,沒想到可以利用一個 bug:旁邊有一家 For the Life Cafe,它有通到外面與文化中心內部的門,因此可以從那邊進去,我是看前面一位大叔進去後才恍然大悟跟著走的。如果進不去的話這張根本拍不到,會很可惜。

其實動畫是在二樓拍的,不過沒記錯的話當天應該是沒辦法上二樓的。

太陽之丘
一路上基本上就是騎人行道過去,因為是電輔車所以相當輕鬆。
在裡面逛的路徑大概是這樣。
對面的溜冰場
金牌得主中有一幕其實就是在太陽之丘對面的溜冰場,不過由於這個鏡頭實在太高,所以就隨意的走上去拍。
動畫刪除品牌名,但大概因為字數太少又加了宇治二字。

上面風景滿不錯的,也算不枉費我在大熱天爬階梯上來了,真的有夠熱(看得到我的腳踏車)。
陸上競技場
從車道騎進去,通過上方有步道橋跨越的地方後,騎上球技場A旁的步道,其實我也不是非常確定腳踏車能不能這樣騎,應該是沒什麼問題吧。當天有些人在踢足球。


到陸上競技場外,看到一個飲水台,剛好把水喝光的我像是在沙漠中看到綠洲,把最前面一段很熱的水漏完後,接著的就稍微涼了一點,把水壺裝滿後也喝了很多水。不過在關起來的時候不小心轉錯邊,於是發生了與六月在飛鳥山公園差不多的慘劇,不過可能更慘一點,有一點沖到鼻子內,眼鏡也全濕。因為我把眼鏡布(原本是用來擦全景相機鏡頭的)放在裝バジャ與ガーちゃん的娃包裡那兩隻的下方,所以在咳了幾下後大費周章拿出布來把眼鏡擦乾淨。
由於也沒什麼更適合的地方,我就把腳踏車隨意停在飲水台旁去逛陸上競技場。
陸上競技場門是開的,但門旁邊寫了要去櫃台得到使用許可後才能使用,不過我滿趕時間的,而且也只是進去拍照一下下,所以就抱著僥倖心態直接進去,下次如果要再來應該會乖乖先去申請,去問一下也好。

走到外面有一輛貨車在為飲料機補貨,所以我在那邊等他補好。旁邊又有一個牌子再次提醒說要有使用許可才能使用,我真的感到很抱歉。
具體的行進樂隊路徑很難釐清,不過想當然應該是繞了很大一圈。
廣場
隨便停車後走了一下拍照,前面是游泳池售票口,不確定「向櫃台申請」是要去這邊還是右方的公園センター。

在台灣其實就有注意到第三季合照的這個水池其實不用進到游泳池區域,不過忘了收錄到截圖中就懶得找圖,隨便拍了一張。
在無障礙坡道下去的路上停車回頭拍了這張。
坡道做得很好,不過好像有的地方只有單側有欄杆,幸好沒人所以我一路騎下去。
影片對齊得比照片好,所以用影片截圖。
至此也就巡禮完太陽之丘了。
天之瀨水壩
這條路還算好騎,不過要注意有一些險降坡,在第一個岔路左轉後就會看到。那邊的景色實在很漂亮,一轉彎就突然看到山谷間的一塊平地,種了一些茶樹,加上下坡很陡,美到即使是陡坡我也把車煞停拍了一張照。
記得長下坡要用點放煞車,讓煞車系統散熱。

Google 街景連結,後退一點的這個地方感覺更好看。
路過這個小聚落後,記得走左邊的路,才能到更靠近河邊的路。

白虹橋北端在這邊也有拿バジャ&ガーちゃん出來拍照,不過目前圖實在很多就不放了。
過馬路最左邊的路走一下可以更近距離看對岸,我去的時候也有幾個人在那裡看風景。

進這條路要過三個寫著「車輛進入禁止」牌子,不過我想腳踏車應該是不在此限。
這附近看街景已經施工好幾年了,幸好現在這條路是通的,以前有一段時間完全封起來,不僅拍不到這個畫面,而且要上去只能原路折返直到剛過聚落的那個岔路,非常遠。
想像也知道其實上來的路很陡,體感至少 10° 吧,畢竟得要大約爬升一個水壩的高度。不過把電輔車檔位調到最大,然後用一檔騎就很輕鬆,甚至可以直接斜坡起步。
上去把車停在管理支所對面的停車區域後,走過去想上個廁所、買瓶水,不過進這些區域都得去登記。管亭子的是個老阿伯,給了我一本十頁左右的介紹本、宇治觀光地圖(車站、案內所等應該都有的那種)、水壩小卡(外面的告示牌就寫著見学、ダムカード,感覺很多人來這邊拿小卡),原本是給我中文的,我後來向他換了日文版。介紹本做得很有誠意,後面幾頁甚至可以剪下來做水壩紙模型。
在廁所我發現了很多生命專線,這邊就只放一張。讓我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這邊感覺確實有點適合自我了結XD,登記也是為了在出事時能辨別是誰吧。



走回管理支所,這邊沒有室內展覽空間,就只有一些按鈕按了會有解說的樣子,不過比較特別的是有一本交流筆記,翻了一下竟然 8/12 就有一個中國人也為了朝聖京吹來這邊,讓我頗意外。
這邊的筆記寫得很隨性,常常留很大空間就換頁了,不知道在搞什麼。旁邊倒是有寫「小さいお子様の落書に注意下さい(請小心小孩子的塗鴉)」,不確定是指別讓小孩亂畫東西還是注意他們別戳到眼睛之類的。感覺是前者?否則應該會寫使用筆的時候請小心。
我在旁邊的販賣機買了一瓶運動飲料,原本想用街口支付當 PayPay 試試看,不過這種線上付款的好像沒辦法,最後還是用現金了。它找我 80 元竟然是 8 個 10 元…,50 元是流通量很少嗎?
アクトパル宇治
路上
去程的路上當然是興奮又期待,而且騎車靠左邊剛好也是靠湖的那邊,所以停下來拍了一些照。


路過大峰橋,對面好像沒什麼東西,不過停在中間慢慢看風景感覺很好,風景也確實很好。



接著經過的喜撰山大橋對面是發電廠,所以有設關著的大門。
去程有遇到在修剪旁邊的樹枝,所以封了半邊的路片側(單側)通行,兩邊都有工人在指揮,遵循工人的指揮等對面的車通過後很快就過了。我不太確定但應該是有寫著「片側通行在這邊停下來」的牌子,也許更前面也有個預告牌。
騎很久騎到懷疑人生後,會到達一個三岔路口,往右轉是曾束。我查過這邊有個公園,所以我來回都有去那邊的廁所休息,雖然感覺不太好但我都會用水壺在那邊裝水,把前段先漏掉應該會好一點吧。到這邊我已經把運動飲料喝完了。回程時甚至能裝滿一瓶 360mL 後喝完再裝一瓶。
騎上去總共要爬升 70 公尺,但一樣因為有電輔車所以很輕鬆。路上得要右轉進入連續兩個隧道,雖然有些大車但車真的很少,還算輕鬆。路上經過高速公路高架橋下風景滿不錯的。
經過幾個小聚落後終於到了,過橋就進到アクトパル宇治內。

管理棟
進去後我繞了一下不太知道腳踏車該停哪,所以隨意放在販賣機旁類似人行道的地方。首先拍一些外部的照片。
日本滿會善用圓環,剛進停車場用圓環減速滿不錯的。
動畫的攝影機應該是在非常後面,也許角錐在原本位置也拍得到,樹也同理。
正中午非常熱,站著拍照兩三分鐘就受不了趕快進去了,當然也無暇拿出全景相機拍照,有點可惜。
進去後發現有一堆應該是參加營隊的年輕學生,我就直接去拍立牌、海報、畫、麗奈的飛び出し坊や等等。

對面的板子上有一些圖片,不過顯然我的截圖更齊全許多。

那群學生大概是在練習不要怯場,他們會兩人隔很長的一段距離(10~20m),然後其中一個對著另一個人大喊,好像就是在說最近做了什麼事情等等。
到事務所櫃台按一下服務鈴,說明我是為了聖地巡禮而來,他楞了一下後就懂了。他向裡面看了一下,大概是在說某個特定的人不在,我在猜他應該是京吹粉,如果遇到他在的時候就會很熱情的幫我導覽吧,可惜了。之後給我地圖後就說明了一下今天因為那些團體在使用,所以大研修室不能進去,而且地圖上寫平常會開放的宿泊棟花の館「あざみ」也不能進,大概是住滿了吧,宿泊棟也不能進,大概是要有那個人帶才能進吧。
之後他劈哩啪啦語速超快的說了一大段,聽得出來大致上是說只能在外面拍,應該是指管理棟室內都行除了研修室的外面。應該還有說別拍到別人之類的,語速實在太快,這我就聽不清楚了。不確定有沒有說到地圖上寫到的,巡禮完離開管理棟與宿泊棟要向櫃台說,不過離開時我因為不能進宿泊棟太沮喪了所以懶得去說就沒去說了。下次一定會按照規矩來,然後也要記得在沒聽懂的時候請對方慢慢說一遍。
結論是要來アクトパル宇治的話,最好先打電話問一下那個京吹粉員工在不在,不在的話體驗會大打折扣。用公共電話或麻煩飯店幫忙打(應該是可行的吧?)都好,真的有必要問一下。
幸好還是有拿到地圖,那邊雖然有賣一些很便宜(好像才 100 元?)的 L 夾,不過畫風很奇怪我就沒買了。
因為大廳在練習人還很多,而且也快下午一點了,於是就先去食堂吃飯。來這邊當然要吃咖哩,負責賣食券的是一個老阿伯,聽得出來口音很重(關西腔?),在我講付款方式是 IC カード的時候他還聽不懂,說了 ICOCA 才通。雖然應該要吃附沙拉的咖哩才對,不過當他說「カツカレーでいいですか」後,我就沒多想的說「いいです」了,一次犯兩個錯還真不簡單XD,還好他有正確的意識到我的口誤,這個錯誤真的是很容易犯。
之後給食券時我又犯蠢了,像那天在京都なか卯差不多,我看到一個寫著食券的塑膠籃就放進去坐在附近呆呆的等。看來應該是要按服務鈴後換號碼牌,之後會叫號。我就坐在窗口前,一陣子後才出現一位阿姨問我那張食券是不是我放的,感覺有點生氣,還說了一串大概是關於在哪裡等、在哪裡吃的吩咐,不過我聽不太懂就一直待在原位,也許是在說裡面是預約席或是返卻口的位置吧。對,靠返卻口那邊如同動畫呈現的,就是團客通常會用的預約席,不過我有點想不通,快一點他們還沒吃飯嗎?還是為了晚餐留的位子?
在等待或吃的時候就有看到工作人員在擦窗口、桌子,日本果然很愛乾淨。

咖哩微辣,豬排的麵皮偏薄,稍微與肉分離,但很脆。整體來講絕對值得 880 元的價位,感覺在一般餐廳賣到 1,200 左右。在這邊我才終於把早上的御飯糰垃圾丟了,不過沒有把水壺裝滿,感覺已經夠失禮了不能再更失禮。
因為一樓那些學生還沒結束練習,就先上二樓。
看動畫會下意識以為みぞれ是坐在一二樓中間的平台,但其實那是二樓,右邊就是通往走廊了。這邊的一樓並沒有留右邊的空間作為出入口,就直接是牆壁。

動畫從沒出現過這麼完整的視角,除了拍下角度一模一樣的照片外,拍下更完整的樣貌也是聖地巡禮的精髓呢!
這邊有個二樓的平面圖,我就順便放上一樓的。


這種板子都有點字,一樓右下角那個搞不好有通話功能,日本真的對盲人有夠貼心。
宿泊棟去不了,但通往那邊的地方還是能看一下。
現實中秀一後面掛的其實是アクトパル宇治在不同季節的景象,這也是動畫中看不到的。

四季唯獨夏天沒有大概是因為太無聊吧XD
飲料機的品項長這樣,並沒有劇中出現過的 Orange Juice 或 Apple Soda,虧我都做好有的話就買來喝的心理準備了。
接著是研修室走廊,後來那群學生進了大研修室,才得以拍到沒有人的走廊。
由於樓下還有一點人,所以又折返回飲料機那邊補拍一些畫面。其實我遠遠不只折返這一趟,上面的照片也有很多是在這之後拍的。
這張其實非常廣角,需要退到浴室入口的角錐後才行,我是稍微下腰一點拍的,並沒有踏進去半步。如果那位京吹粉員工在的話,甚至還有可能進去看看,推特上有人這麼說。
這張一樣也非常廣角,得要把手機貼在飲料機上艱難的按下拍照鍵。
回到樓梯繼續拍照。
角落還是一樣放著電視,好像也是關著的,旁邊則是從圖書區改為兒童遊樂區。
這個樓梯算是第三季最讓人感到痛心的地方之一,可以發現基本上所有畫面我都拍過一遍了。
地毯是一樣的,由於在樓上沒有找到好的角度(也許是那個樓梯的中央平台?)所以就隨便拍了,這邊鞋子要放到右邊的鞋櫃區,然後換上拖鞋。
至此管理棟的巡禮就結束了,下次會記得向櫃台說一聲。
戶外
出來時我感到手臂確實有點曬傷會痛,所以才戴上了袖套。結果光是前幾天的行程加上騎腳踏車去程就已經曬傷得有點嚴重,當天用手摸、曬太陽都有一點點痛,沖熱水沖熱水倒是沒有特別痛,回台灣後甚至有點脫皮。所以建議夏天中午騎車還是全程戴袖套比較好,或是根本別外出活動XD。
出來會看到圓環的中間有牌子寫感謝蒞臨,等待你下次再來。
本來想放第二季久美子走過去的畫面,但沒特別看畫面所以拍的位置比較接近第三季。
這邊其實是非常口(緊急出口),我想說至少走上去拍一下那個建築間的長椅,沒想到剛好一位打掃人員從左邊走過來,問了一下我的來意後,我問了能不能拍照,他有點無奈的同意了,因此也總算能拍到此珍貴的畫面。
稍微走一下會看到涼亭,旁邊放了一些溜滑梯等雜物。
旁邊就是往桜の広場的階梯。

幸好廣場和涼亭都沒人,畢竟天氣真的太熱了。走左前方的階梯回到路上的話非常順路。
走一走經過工作棟等地,一直靠左走,經過烤肉區繼續靠左,上面就是動畫裡營火晚會、玩花火的地方。


回程時還拍了管理棟側面,一樓是食堂、二樓是一些房間。
最後以一張管理棟大門右側的照片作為結尾,其實截圖庫有兩張角度很像的我都有拍照,但應該沒必要都放上來。
幸好腳踏車沒被偷或被移走之類的,很順利。
回程
回程其實沒有很需要去曾束公園休息,畢竟是下坡,就算是去程是上坡也有電輔車,其實也位必要去。但總之我就是去了,畢竟離曾束大橋的三岔路口很近。
回程一路都靠山壁,而且風景、橋都看過一次了,所以只想趕快回到市區,沒有多作停留。
心情大概是:唉,在アクトパル宇治逛得不夠盡興,有點懶得動,但不騎回去也不行。
我發現騎到回程電輔車顯示的電量才掉了兩格,所以應該是可以大膽把電動檔位催到三檔,去程基本上都是一檔,遇到稍微爬坡或是單純累了才會切成二檔。腳踏車的檔位則基本上都是三檔(最重),偶爾累了換成二檔。
我發現電輔車出力好像大致是與轉動速度呈正比,看似腳踏車低檔會有比較多助力所以比較輕鬆,不過畢竟還是得踩比較快,所以高速時還是只能用高檔比較省力。
大致上我覺得在平地長距離維持均速的話,電動三檔可以時速 20 公里,而二檔只能 18 公里。這車應該是比台灣的 YouBike 2.0 難騎一點,比如輪子就只有 20 吋。YouBike 我可以超過 20,有時候甚至能 27 左右。
宇治川東岸巡禮
其實在台灣時就考慮到如果還沒去觀流橋的話回程要騎東岸,除了去看看以外,在西岸市區縣神社那邊得要右轉,感覺有點怕怕的。另外,其實麗奈與久美子約去掃墓時就是騎東岸去白虹橋過橋,所以騎車也算是聖地巡禮。
總之還是先放一張發電所的照片。

過白虹橋後的路大概長這樣,不寬也不是柏油,但汽車可以通行,所以稍微不太好騎。如果沒有什麼特別原因還是建議走西岸。

比較特別的是騎一騎看到有八仙過海與觀世音菩薩的佛像。

騎一下下很快就到觀流橋了,比水壩來回アクトパル宇治都輕鬆很多。

這邊看起來是發電所出來的水匯入宇治川的地方,因此水流非常湍急。
忘了拍照只有錄影,所以拿截圖湊合一下。
順便放一下橋面照片,這邊一路過去都是能開車的。感覺我的腳踏車停在橋面不太好,停在前面發電所門口應該會好一點。
往宇治神社路上這個景真的很好看,雖然動畫沒有呈現但還是拍了。

之後我把自己當作當地人,隨意把腳踏車放在部長失格橋下來的階梯處,那個角落應該不太會擋到人。
宇治神社的鳥居現在才拍,畢竟宇治第一天太趕時間。
我有注意到宇治神社的石獅子是張開嘴巴向上的,讓我想起在清水寺聽到有個中國導遊說日本的石獅子與中國與台灣的石獅子的不同之處。
拍手水舍時有一兩個人要路過,還特地等我拍完才過,人真的很好。
這樣就逛完宇治神社了,畢竟之後還得去逛北邊。然後稍微走去神輿洗い看一下,這時間(下午三點)觀光客非常多,隔天的照片都沒有人會比較好看,就放一些只有這天拍的畫面吧。
第一季第六集有一幕是黃昏在這邊吃抹茶霜淇淋,也許他們是在通圓買的吧,不然還特地走到平等院表參道再過橋到這邊實在有夠遠。

接著騎到川東公園是走這個路線,有點難騎因為一直轉彎,而且坡滿陡的,幸好有電輔車。隨便停在路邊後,就去公園拍照了,幸好我這次要拍照的地點幾乎都很剛好沒有人,不然會不方便拍照。
旁邊就是源氏物語博物館,不過我沒有去參觀。

離開時看到一些回家的高中生,真的是滿羨慕的,還不到四點欸。
民宿
接著我過宇治橋,回民宿休息長一點的時間,再怎麼說也是騎了大約四十公里。說是休息,不過實際上也得爬上四樓啊…,而且中途還下樓去吃霜淇淋、買抹茶,等於爬了兩次。
不知道為什麼,這天無論我喝多少水,尿都滿少的。晚上也是一樣,雖然飲水機的水非常冰(我懶得混熱水調配)所以確實也喝得不多。
我想著既然來宇治了,那好像一定得吃一些甜點,所以就去表參道上的六條庵買了一支濃茶霜淇淋,非常小支,而且還擠得很歪,一支得要 600 元。

吃起來抹茶味確實很濃,還算不錯。
如果有時間的話,我應該會去通圓吃個宇治金時冰配上茶糰子,不過這次實在騰不出時間。
吃完我去附近的お茶のかんばやし又買了一罐抹茶朝日の白,雖然才六個音也很好發音,但我還是照牌子上寫的拿著外面桌子上放的空罐子去櫃台買,這樣應該比較快吧。不過櫃台還是問了我要不要盒子(要兩三百日圓)、袋子,我當然是都不用。
由於前一天在 Al Plaza 領了一萬元,因此用現金付,我算過這樣直到回國扣除必要花費還能剩個兩三千。

看結果我總共休息了一個小時,比我想像的久很多,從結果而言確實應該早一點出門的…
宇治六地藏、木幡、黃蘗 speedrun
之所以也稱為 speedrun,是因為有非常多點(看下面的內容就知道了),而且還得在 6:30 左右太陽下山/天黑之前抵達最後一站菟道高校門口,所以逛得非常匆忙。
出發時間 4:40,因為還有很多地點要逛,所以騎得很快,一路幾乎都把電輔開到三檔,才 18 分鐘就騎到六地藏站,要知道這 5.1 公里的路還得等一些紅燈,所以真的滿快的。路上也有遇到一些騎腳踏車的人,不過當然是一一被我超過。
六地藏
首先是京阪六地藏站,這邊我已經查過應該是沒地方給我暫時停車,不過反正我也就拍個一張照、錄影一下,所以就和打算的一樣放在人行道靠邊了。不過沒想到剛好遇到一班車到站,而且時間確實滿接近下班下課時間,所以一堆人出站,等了一陣子才找到拍照時機。
從府道七號騎過來都得經過六地藏橋,而北宇治是設定在地鐵石田站附近,所以角色上學放學都會經過這座橋。JR 站附近角色們經過的六地藏町並路口也有經過,來的時候從府道七號就是在這邊左轉,從 big boy 離開也是從對向左轉,不過都只是路過所以沒有拍照。
現在才發現其實動畫中的這座橋是京阪電車的橋,所以是在更南邊的地方拍的,真沒想到。
之後走北邊的府道七號新地藏橋往茶園,右轉上橋時沒什麼車,還算簡單。之後岔路走右邊然後馬上靠左去 big boy,就直接排在右轉道,其他車輛好像也沒什麼意見,至少沒被叭,這樣應該是很正確的騎法。
左轉右轉後騎到宇治御蔵山郵便局附近的茶園,這邊確實有點陡,不太好停車,後來是靠在樹上,不過離開時車還是輕輕的倒了一下,也許是這樣導致後來騎起來就偶爾會有很吵的聲音。

其實也有印一些截圖,不過我想這張就夠了,可惜有點站得太低、太遠,不過上面竹竿對齊得還不錯。
木幡
接著在 Google 地圖用步行模式導航到麥當勞(路線),然後把車停在麥當勞喝了一杯草莓奶昔。
基本上內裝完全沒有變,很棒,不過可惜的是客人很多,那個位置甚至是高中生情侶,所以沒辦法拍照。
比較搞笑的是,我從北邊的入口進去後,到櫃台想點餐,這邊是有一個小小的櫃台獨立於一般認知的櫃台。店員朝我劈哩啪啦說了一堆日文後,我聽不太懂,因為實在太快了,後來猜測應該是指決定好後可以去那邊點餐的樣子。我一度以為那是自助點餐,因為螢幕有點轉向菜單這邊,不過看了螢幕上的圖案我也知道這絕對不是。店員在一陣慌亂不知道怎麼解釋後,我就點了一杯「いちご ミルクシェイク」,沒想到正式品名是「マックシェイク ストロベリー」,店員還跟我確認一次。
付完錢後店員給我一個牌子,說放在桌上就會把餐送過來(比大垣的好多了)。
於是接下來是另一件有點搞笑的事,我看動畫時一直以為他們是在二樓,所以拿著牌子疑惑的在店內掃視了一遍都沒看到樓梯後就隨便找個位置坐了,店員應該覺得我很奇怪。
喝起來我覺得叫做冰沙比較合適,因為吸的時候阻力滿大的,不過由於我在趕時間,所以還是儘快吸完了。
我來的時候剛好在教一位新店員一些東西,而走的時候是在講關於打包垃圾的事。之前幫我點餐的老鳥店員把垃圾袋打包了,所以就把托盤整個給他處理,之後從口袋掏出收據也順便丟了。
其實本來是打算在這吃晚餐,不過既然時間有拖到就沒辦法了,之後再想辦法解決。
來木幡當然是得要親眼看一下京阿尼的工作室,這邊附近有 JR 站附近的本社、第五工作室,以及遠一點京阪站旁的第二工作室,二、五號工作室以前應該都是 kyoani shop,不過現在都沒了。看點是五號的櫥窗有大隻的バジャ&ガーちゃん,二號則只有外觀,是在幸運星也出現過的標誌性的樓梯。
這個時段還是持續有很多下班、放學的人潮,像是在等著過府道七號時,就有遇到一小群應該是中學校棒球隊的學生坐在路邊凸起的空地。
首先看了第五工作室:



底下磚頭寫著 KYOANI&DOSHOP

本社就在 JR 站對面,在車上其實有一點機會看到,不過真的只有一點點的空隙,上次六月時太暗根本不可能看到。
建築物 18 年來幾乎完全沒變,連水管、燈都是。海報是 6/27 日本上映的小林家的龍女僕電影、京アニのセカイ展、CITY。
第二工作室現在就只有樓梯好看,こなた在休學旅行帶同學來宇治只為和兩間工作室拍照實在是有夠意義不明XD。補充一下,動畫提到很偏僻所以能專心工作、建築簡單是因為作品少所以這樣就夠了。
在這邊集中吐槽一下,這附近有 JR 奈良線與京阪宇治線,兩條幾乎平行又幾乎都是在地面上,所以要跨東西邊就常常得要等平交道,每次又都得等很久。幸好班距不算很密集,像京阪就十幾分鐘。
在木幡這邊除了麥當勞、京阿尼工作室外,就是 k-on 出現的許波多神社(由於這附近有兩個許波多神社,所以我都用作品名區分),從第五工作室沿著 JR 線走公園的路就能抵達。會經過一個保育所(幼兒園),我剛好遇到家長來接小孩的時間。

其實到處都有看到這種紅花,比如去アクトパル宇治的路上、アクトパル宇治的廣場等等,查了一下應該是紫薇。
下樓梯後就到了神社側面,但這個神社真的很破,手水舍連水都沒了,而且這間中央的建築應該是動畫播出後蓋的,很擋路也很擋風景。
回到麥當勞,想到沒拍外觀的照片,所以補拍了一張。
黃蘗
到京吹的許波多神社一樣照著 Google 地圖的步行路線。騎到時不太認識路,右轉進神社前靠左停下來確認了一下,好像有被後面的車叭…
本來還有點擔心腳踏車停在神社前會不會不太好,不過到的時候一輛車直接停在外面的鳥居前,看來是沒差,隨便停。
旁邊貼了一張告示,大意是說蜜蜂會來喝水,不會把人怎麼樣所以不要驅趕,語氣滿可愛的,感覺是給小孩看的?

已經快六點半了,差不多剛日落,所以社務所當然也關了,沒能得到御朱印或御守。
穿過這棟建築就能看到本殿。
本殿我用於對比的截圖好像是其他地方的,導致沒有拍到好的照片,就跳過了。
中央建築貼了京吹最終樂章的小海報,與一張在動畫登場時製作的介紹(也過去一年多了…)。

旁邊有放「許波多の杜だより」,是與自然相關的定期刊物,我拿了一張。至於為何是義井沙里的圖片,很可能是因為這位氏子総代責任役員(他的推特帳號)。

不確定這邊有沒有放筆記本,有點忘了。中央建築還放了一個御神木の瘤,感覺也沒有特別大棵就是了。

之後就離開了,趕著在 7 點前去買熱狗麵包。
根據 Google 地圖的路線騎到中路ベーカリー,穿越兩次京阪電車的平交道,幸好都沒有車通過。抵達時間 6:32。在台灣我就一直很煩惱腳踏車該停哪,不過各位去看歷年街景的話就會發現當地人都是隨便停在店外面的右邊,所以我就釋懷了,跟著當地人亂停車。

幸好熱狗麵包還有,一支含稅 248 元,近年有在慢慢漲價。
說來好笑,第一季放學時秀一常常在黃蘗上車,手拿著一支熱狗麵包(中途下車只為了買熱狗麵包…那應該真的很好吃),而葉月就我所知就只有告白失敗來吃過一次,不過這邊掛的畫與周邊全都是葉月XD。
感覺以後有空的話該翻翻看這種一日宇治聖地巡禮都會去哪些地方,如果有一整天的話就算走路應該也能從宇治搭車到六地藏然後一路走回宇治吧,還能悠哉的逛宇治市區。只有我這種去アクトパル宇治的才會覺得時間不夠,不過當然是非常充實。

當然是沒有在這邊吃的時間,所以我塞到書包打算帶去北宇治菟道高校那邊吃,原本還有打算找個公園坐著慢慢吃,或站在路邊吃(像葉月這樣三秒啃完是不可能的)。
騎去菟道高校的路線同樣是 Google 地圖的步行模式,沒想到會經過這個兩條鐵路靠在一起的大平交道前的路口,還剛好不能過被塞住,於是順便拍了一張照。可以看到對面變成停車場,不過右邊居酒屋連招牌都一模一樣。
其實騎上去與從曾束大橋騎上アクトパル宇治的爬升高度差不多,好像還高了一點點,不過還是那句,有電輔車真的就非常輕鬆了。
這邊一樣很難停車,是靠在欄杆上,其實天色已經暗下來了,幸好 Pixel 夜拍效果真的很好。

上面就是腳踏車棚,當然我不是扛下來的,電輔車滿重的,上下都得繞路。接著是走中間往下到第三兒童公園與羽戶山綠地。

其實還有一些想拍,反正都已經天黑了好像沒必要趕著走的說…
下去時腳踏車前輪的雜音更明顯,感覺會有點吵到住戶,不過我也沒辦法只好稍微慢一點,或是長痛不如短痛滑快一點,看了一下也沒有葉子之類的卡到輪子,原來稍微歪掉甚至沒有倒得很大力就能這麼吵嗎…
斜坡其實不應該騎腳踏車,但我真的懶得繞一圈了,反正也沒人就騎了。技術還是不夠好,遇到路障還是得下來牽。
我一直以為這張圖是在南側,因為現實中明日香家附近的水管橋就是在南邊,不過其實是在北邊,拍的時候只覺得有點奇怪但沒發現問題所在。
接著當然是去 7-11,不過什麼都沒買,純拍照。完全忘了東隼上り児童公園,反正也沒出現幾次,就當作下次來日本的目標好了。
還車、回民宿
之後就騎去還車了,畢竟天色也暗了、也接近還車期限、肚子也餓了。路線一樣是 Google 地圖的步行模式(路線),有經過一個超級小的小路(街景,就是往下的那條小路),看導航時我完全想不到真的是這條。也許用開車模式走大一點的路會比較好吧,但走小路也別有一番風趣。
路過晚上的茶づな,停車拍了幾張照。



還車後,從車站的出口出來。
京阪這邊也有個觀光案內所,裡面也有立牌,不過這次都沒有進去,只有這張在外面拍的照片。

路過不甘心的場景,這還是第一次晚上到這邊。
然後過馬路,拍了一下從來沒進去過的通圓。

其實走宇治橋的哪一側也是有講究的,久美子在第一季不甘心的時候以及第三季遇到梓的時候是從京阪宇治站走過去,所以順路走北側,其他時候就算是放學幾乎都是走南側,所以很多鏡頭是從北側拍南側,像這張也是,不過我懶得走回北側。
在民宿樓下,也就是お肉ダイニングきく入口,遇到了三個中國人,他們是打算來吃飯的,當時大約晚上八點整,這家店明明寫 20:30 點關但已經關門了。也許是過了最後點餐時間都沒人就收了,或是因為經營者是老夫婦,早點休息了吧。三位中國人其中一兩位還在試著按電鈴,讓我稍微有點傻眼。他們以為我也是來吃的,不過我是要回去上面的民宿。
我們稍微聊了一下,我推薦他們就乾脆去吃薩莉亞,他們說只有其中兩個人要去吃。
晚餐 還是薩莉亞
回民宿簡單放個東西休息一下,我也去吃薩莉亞了,因為其他選擇大概只剩ガスト或 7-11 的微波食品吧,不過還是薩莉亞最近,而且便宜又好吃。
有點晚了所以人沒有很多,店員來帶位時,我看角落是空著的,於是問了「角の席は…」,店員就請我在原地等一下,稍微有點尷尬,他很快就把桌子擦乾淨、餐具補齊。
這次奢侈的點了半熟卵のカルボナーラ(+トッピング粉チーズ)、ミックスグリル、飲料吧,甜點有點貴也沒有想吃就沒點了。

是招牌的綜合鐵板料理,結合了很受歡迎的漢堡排、炸蝦、炸薯餅,才 650 元真的很佛心,感覺其他店可以賣 1,000 了。炸蝦裡面是真的有小隻的蝦子,雞肉雖然有骨頭但也很好吃,漢堡排滿大塊的。
義大利麵+半熟蛋+起司(這是還沒灑額外起司粉的樣子)。經考察,誓言的終章裡久美子應該就是吃這個,不過我找不到那麼橘的飲料。
還沒上菜時,那兩位中國人的其中一個就跑來找我,我第一眼還以為是去新加坡讀書的某位高中同學。我們聊了一下,我炫耀了一下我今天去了アクトパル宇治,然後聊到我的截圖網頁,我做成 QR Code 後給他,他對此感到讚不絕口。
雖然 anitabi.cn 就已經有很多截圖,但它是地圖形式,其實不太好用。我整理成樹狀結構確實是個好主意,可以很快的找到特定位置的截圖。尤其是豐鄉小學之類的室內空間,地圖上都是一坨點擠在一起很難看懂。更寶貴的是能保存到手機裡,非常輕量。缺點可能是得要對地點有些認知,搭配 anitabi 就很好用了。
他問我冰塊在哪,剛好我也要去裝飲料就一起走過去指給他看了。
他們坐在我右後方,就在我昨天坐的位置左前方的角落,某次我去裝飲料時就去坐了一下,我們加了 bilibili 互相關注,不過還沒聊任何東西。
對面是柏青哥,招牌很顯眼,京阿尼把它和諧掉了。
付錢時現金應該是還很有餘裕,所以用現金付。這餐總共喝了四、五杯飲料吧,非常飽。離開時才想起可以拿個濕紙巾擦一下嘴巴(也是放在飲料那邊自取),於是就拿了一個在樓下稍微擦了一下。
接著我走去 JR 站,把昨天沒拍到的畫面補一下,順便去 7-11 買隔天早上吃的飯糰,然後再順便買一些零食帶回台灣。
路上看到在修人行道,因為路邊有停一些工程車,所以把整條車道也就是半個馬路的寬度都封了。這在台灣不可能發生,因為修不好人行道,而且也不會好好封路。
這邊並沒有做臨時的人行道而是直接讓人走對面,雖然比較不方便但我覺得是更好的解決辦法。封車道也不會只封一半讓駕駛自己想辦法,因為單側通行還有人專門指揮,台灣真的落後太多了。
不過這邊也不是毫無缺點,單側車道大約快五公尺寬,實在是太寬了。

我買了一個紀州南高梅的飯糰,因為我觀察過好像幾乎每間便利商店都有這款,所以雖然沒有很喜歡但還是吃看看,另一個是隨便的鮭魚。
另外買了三包 meiji 的抹茶巧克力,只是因為長得很像上次在成田機場買的抹茶巧克力杏仁。之前一盒就要 1,450 元,這個一包才 200 多元,三包的量應該差不多。不過吃起來非常甜,並沒有很好吃。
之後就悠悠哉哉的走宇治橋通り回民宿,最後一晚之後已經沒有行程了,特別輕鬆。十點多回到民宿,洗澡什麼的弄到 24:30 才睡。
Day 6 宇治、飛機回程
半夜起床三刷大吉山
睡一陣子 3 點多醒來一次,有點難睡著,躺在床上胡思亂想後,突然冒出在日出前去爬大吉山的想法,有點瘋狂但感覺滿不錯的,於是就這麼決定了。大約 5 點黎明、5 點半日出,因此打算 5 點左右出門。
首先起來拍了一下深夜的宇治,有點想拍星星,不過 Pixel 放了好久也不跳出星空模式,所以只好用一般的夜視模式。


細心的人應該會發現我的背包裡還放著一個食物…
沒錯就是秀一最愛的熱狗麵包,我還真的完全忘了它的存在,翻書包時才找到(飯糰有放在冰箱)。大約 4:30 起來吃早餐,由於當時吃不下全部,所以只吃了熱狗麵包,兩個飯糰帶去大吉山上吃。

想起因為之前人都太多,還沒拍這個路口。
都沒有對比截圖,好像還是得對比一下比較好。



一樣是走宇治神社上去,路過看到還滿有情調的。

上去發現宇治上神社已經開門了,地圖上寫 9 點開始營業應該是授與所營業時間,實際上非常早就能進去。


黎明到日出的這段時間天空特別藍,倒是真的不用調色看起來就很藍了,雖然還是沒有動畫那麼藍。


登山口放了兩輛腳踏車,大概都是早上來爬山的居民,旁邊有隻野貓、比較遠的那輛籃子有一隻貴賓狗,不過牠們都很怕我,走過去野貓就跑了,貴賓狗還叫了幾聲。
畫面看起來滿亮的,不過其實沒有路燈的地方還是很暗,我有拿出手電筒照了一下。
爬的時候看到前面有個人,剛好走捷徑超過他,不然超過時還得打招呼對我來說太難了。


5:20 拍攝,現場看就真的有點粉色的感覺,Pixel 果然看起來很自然。
在涼亭有遇到一兩個人,就點點頭而已,好像這時候來的滿多人是會繼續走的,不像京吹粉大概都是在大吉山展望台折返。
在上面吃了一下飯糰,梅子那個就真的只是梅子,酸酸的會流一點口水,感覺不怎麼好吃,我比較喜歡吃肉的。

趁沒人我再拿出圖片拍了幾張照,雖然動畫是晚上,但果然還是白天更適合拍照。

拍完也 6:03 了,剛日出。

往上走去上個廁所後我就下山了,繼續真的是可以走很遠,不過看來往大吉山最高點也稍微爬一點坡而已。

在廁所旁邊看到原來這種小學、幼稚園來種的都是山吹(棣棠花)。

展望台稍微下去一點的景色。
在快走到山腳的這個點時,遇到一個老阿伯,他對我說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但我懶得說那麼長就只講おはよう(真的超不禮貌)。沒想到他走幾步後反應過來,不是譴責我沒說敬語,而是直接向我說「你好」,我回你好後他又說了「再見」、揮揮手,然後就走了,不知道他有沒有細分出我是台灣人。
忘記說敬語真的很容易暴露自己是個外國人,不過頭上戴著鳥居的帽子大概早就暴露了XD。下次我一定會好好加ございます。
下來後終於拍到沒人的神輿洗い。
之後就直接回民宿,不過當然有再拍了一點照。

在西岸河邊我試著拍了一下第三季開頭的兩張畫面,不過有橋好像不太像。
另一張就是前面出現過望向中村藤吉的這張,不過此時拍的照還是站得太前面。
小睡一會後去縣神社散步一圈
回民宿後當然得要補眠,否則前一晚才睡三小時而已。大約可以從 6:40 睡到 8:30,我打算收拾一下東西後,九點出門去縣神社看看能不能得到御朱印,十點出發去大阪日本橋附近,因為六月都沒有走到安利美特、らしんばん那棟建築,我想可以去稍微逛一下。

府道三號這邊是比較新的鳥居,可以看到販賣機是很顯眼的粉紅色,上面寫著「結緣、女性守護…的縣神社」,是縣神社的特殊外觀。

南側這邊的手水舍上面寫著「縣井」,與陷阱同音XD

本殿與社務所前都掛滿了店家的燈籠,想得到的店家應該都有在上面。


社務所 9:20 了都還沒開門,不過神社裡面好像有一些木工工人在裝修,總之我按了兩次電鈴都沒人過來(這邊的電鈴是按著會一直響的那種),就乾脆放棄了。
神社裡面有一棵非常大的御神木(宇治市名木百選 むくのき)。

神社有一堆鐵架大概都是要掛燈籠的。
接著想說也沒事做,乾脆就在這邊再散步一下,繞一圈回民宿差不多剛好要出發。路過行人過馬路用的按鈕才想起在京阪六地藏站竟然忘了拍照,所以拿這邊的充數一下。
平等院南側,這邊也有個出入口,樹修剪得很高,不然大家在外面就把平等院看完了還怎麼賣票(這邊其實看不到,但久美子ベンチ那邊確實灌木滿高的)。

走著走著就到久美子家的背景,當時有個大叔朝我快速的說了一些話,正當我回應「え?」的時候才發現他是在向走在我後面的人講話,幸好他好像沒意識到我誤認了,不然會更尷尬。
白天比兩天前拍的好看多了,不過懶得去對面拍停車場
接著走到喜撰橋,十三重塔真的好好看。

觀光中心前也還沒有什麼人。

之後路過久美子椅稍微坐了兩三分鐘。


接著就是拍出最還原第三季開頭的那張圖。
回到平等院表參道大約快十點,已經有些遊客,現在想想好像真的該再走回縣神社看看有沒有人。
拿行李下樓時看到お肉ダイニングきく的夫婦在樓下正要進店裡開始準備,這次錯過實在有點可惜。
前往大阪
路過宇治橋時剛好看到一隻白鷺,也算對應到這張圖吧。
在東側順便拍了這張,一樣是第三季開頭。
在車上再次嘗試了一下拍今年的合作圖,不過確實如同之前提到的在窗外拍會最理想,再次提醒是在第一節車廂的第二個門。
快進到六地藏站時拍了一張,但如同之前提到的,這張還得退到京阪電車的橋後面…
經過六地藏站有拍一下弓削眼科,不過太重複就不放圖了。在中書島換特急車後,原本想著可以坐著舒舒服服到大阪,沒想到人超多,站了一整路,滿辛苦的。
原本我是打算搭到淀屋橋終點站然後搭地鐵去難波站,看到目的地松のや なんさん通り店其實更靠近日本橋站一點點後,就改從北浜站下車。這種特急或急行車到終點前通常都會變成站站停,像是在往大垣過岐阜的新快速好像也是一樣,想一下會發現這其實很合理。
大阪松のや
出地鐵後看到了時隔兩個月不見的大阪市區景色,有點熟悉感。

經過一些破爛柏油路的小巷子,因為行李箱實在太吵了而且也怕傷到輪子,所以就提了一下,但實在太重後來就算了。
進松のや後,點了 690 元最一般的炸豬排丼飯套餐,把餐券和折價券一起給店員就行了。在大阪整路都是帶著行李箱逛街的。

滿好吃的,肉的份量也不算少,非常划算,感覺都快比台灣的一些店划算了,在日本很難得。
日本橋安利美特、らしんばん
接著趁最後一點時間逛了一下安利美特、らしんばん,果然還是很難找到京阿尼的東西。不過我努力一下後在安利美特找到一些京吹的周邊,看起來是抹布,不過售價竟然要 2,500 元,真的很難想像誰會買。上面印的圖案是第一季的角色歌專輯封面。

前往機場
走去南海難波站的路上,我突然又看到 110 元的運動飲料,所以忍不住買了一瓶,不過後來得要在機場安檢前喝完實在有點難受。
在なんばパークス一樓我看到一家賣奇怪內褲的店,人體模型上還戴著奇怪的馬頭套,大阪果然很奔放。

往北走一時之間找不太到車站要往哪走,原來要過馬路進前面的建築。
在南海電鐵上,我剛好搭上差不多中間的車廂,但我竟然看到一個駕駛室,我不由得懷疑了一下這輛車會不會分成兩截。幸好問了謝一加上自己確認都顯示只有 JR 會那樣分裂,是我多慮了,不過這個中間的駕駛室真的很怪。
在過海的時候突然有點感傷,真想再多待幾天,可惜為了配合謝一的行程只能安排在快開學的這段時間。轉念一想其實這幾天的運動量都很大,再多幾天可能會累死吧,也稍微釋懷了一點。

機場
捷星結果不能線上報到,也許是回程都這樣吧。我在櫃台的頭那邊的平台整理好行李、上個廁所後就去自助報到。自助報到時會問有幾個托運行李(因為捷星是可以多件只要重量在範圍內就好),然後印出很長的貼紙自己繞在行李上。托運也是自助的,進去排隊前工作人員會目測或提看看感覺手提行李會不會過重,如果沒問題就貼上橘色紙環。
自助托運就點螢幕確認沒帶怪東西後放上去,不過這裡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顯示通過檢查的螢幕,害我很怕我的行李沒過關但我渾然不知,幸好沒問題。
安檢那邊回收籃子是自動化的,會對齊到剛好的位置確認重量沒問題後慢慢往下運送,非常酷,可惜不能拍照。
過安檢後就看到這個滿搞笑的情緒安撫室,是用很隔音的材質做的,椅子上不知道誰掉了一個鼻噴劑,我想拿給工作人員,但想想走回安檢那邊給警察好像也不太對,所以就沒有拿走。
這次我有在 10GIÄ 買到免稅,所以掃了一下護照,一時之間掃不到,很快一個懂多語言的工作人員就走來幫忙,不知為何他過來後就掃到了。
過海關時護照要放橫的兩頁都掃描,但我不知道為什麼只放上去照片頁,很尷尬。
在過海關後,就看到非常壯觀的免稅店,所有出國旅客都得經過這樣像是百貨公司的小小的路,有一點塞,其他機場都沒這麼誇張。在這張照片前還繞了一下。

在登機門附近牆上有個喝水裝水的地方,滿讚的,要是日本車站也到處都有這種東西就好了。

幫バジャ&ガーちゃん拍在日本的最後一張合照,與這次要搭的飛機一起。

這次大約提早兩小時到機場,到登機門是起飛前一小時,感覺這樣的時間還不錯。
登機時,按照一定的順序,印象中應該是先逃生門附近與行動不便旅客,然後是靠窗旅客(或後半部分旅客,有點記不得),最後才是全部人。但叫到第一個順序時很多明顯不是第一順位的人就馬上起身排隊了,還有個台灣人帶小孩就直接明講先排隊再說,真的很沒秩序。後來叫到我的順序時剛好不知為何開了另一個驗票口,所以我就順理成章的插隊了,滿爽的。
回程飛機
飛機型號是 A320,這次我是選 21F 靠窗的位置,在機翼後面一點,視野還不錯。在機場能看到工人們裝卸托運行李的樣子。

飛機向西南方起飛,首先經過了淡路島。

然後可以遠遠看到小豆島。

經過四國。

此時空服員就開始發餐點了,我選的是漢堡排咖哩(加購時在網路上就選好了),飯黏黏的,不怎麼好吃,對比之下亞航的椰漿飯真的很值得。份量很小三兩下就解決了。

還有附個飲料,我選了綠茶,竟然是給我一個裝超熱的水的紙咖啡杯和茶包自己泡,很出乎我意料。

抽出來時灑了一些粉出來,很莫名其妙,伊藤園應該算大品牌吧。

雖然包裝寫著泡三十秒就好,但我故意泡久一點,喝起來就一般的茶,不過實在很燙,花了一點時間才喝完。
可以注意到我把安全宣導卡立起來,那是因為前面的人一直把窗戶保持開著在看風景,陽光剛好直射到我這邊,所以我不僅用這張來擋陽光還用了帽子。
過一陣子後看到九州鹿兒島,就是看到的最後一塊日本土地了。

吃完後我都在用筆電,首先看了一點新番,然後開始寫這篇遊記,全程都沒有睡覺都打開著燈在用筆電,精神還不錯。
在台灣時間 16:40 左右宣布正在下降,要收起桌子了,大約 17:05 就已經看到台灣本島(不確定是不是最早時間),在盤旋一圈後我就覺得不太對勁,盤旋兩圈後空姐才廣播說是因為機場阻塞,會比預計時間延遲 20 分鐘左右。因為講中文的空姐實在講得很爛,所以我趁機練習日文聽力感覺還算能聽懂大概內容。
總共盤旋了三圈,其實盤旋的時候還滿不錯的,因為太陽剛好沒有很高,把低空的雲在海面上照出影子,海水也有許多漂亮的波紋。剛好我坐右邊,順時針盤旋時總是能拍到大海(左側翹高高的根本看不到什麼),而且盯著窗外的機翼會感到彷彿在盤旋的不是飛機而是整個地球,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感覺,感覺這20分鐘還算值得。

在飛的時候,也可以看到其他飛機也在盤旋,看來真的不是航空公司的問題。

再轉過去一點我看到好像有些雲,本來在想會不會是在下雨,現在比對一下雲的位置大概是在淡水、林口上方一路延伸往南,結果是我多慮了,天氣滿好的。不過也許是就是因為這樣視線不佳導致有的飛機重飛才阻塞吧。


結果盤旋還不是這趟航班最坎坷的事,不知道為什麼這架飛機沒有滑行到登機門,而是停在機場的某個位置讓我們走階梯到地面然後搭接駁車到入境口。雖然有點麻煩,但畢竟是非常新奇的體驗,反而覺得滿不錯的。讓我想到 Ave Mujica 最後某集祥子差點飛去瑞士的那幕,這還真的是我第一次踏上機場的地面。

幸好我沒有登機箱,走樓梯非常輕鬆寫意。接駁車應該比正常公車大一點,但還是得要好幾輛才能接完機上的所有人。因為真的有點吵,所以我戴上降噪耳機,多少有點幫助。


最後放一張我覺得台灣機場最莫名其妙的東西,在入境時會發一人一張確認沒有帶違禁品的小卡,在某一關繳回,感覺是在試圖喚起乘客的良心自主申報,不知道有什麼用。不過我相信海關應該是有辦法攔住帶怪東西回國的人吧,大概啦。

結語
雖然這次日本行只有短短的六天,不像謝一玩了整整兩週。不過行程完全是我自己精心安排,玩得非常非常充實。尤其是宇治,雖然北邊只花了兩三個小時 speedrun,不過幾乎所有京吹的場景都去過了一遍,包含超難到達的アクトパル宇治,如果再看一次動畫應該會更有感觸吧。
說到アクトパル宇治,果然還是很想進去宿泊棟一次,也許下次乾脆搭計程車去上面住一晚吧。
下次去日本的話,雖然還是很想去京都或宇治再待個幾天,不過除了アクトパル宇治,好像也沒有多少非常遺憾沒去的地方。也許是時候跳脫聖地巡禮的舒適圈吧,去一些地方單純為了「旅遊」或「觀光」吧。



























































































































































































































































































































































































































































































































































































































